第四十三章 写作大王(1 / 1)

“写作大王”的金字招牌悬在教室门口,像一块吸铁石,把空气里的紧张和兴奋都吸得滋滋作响。同学们伏案疾书,笔尖摩擦纸张的声音汇成一片低沉的急雨。唯有李小婧的座位,仿佛风暴里一小块奇异的静土。她没有立刻动笔,只是轻轻翻开了那本蓝布封面的旧笔记本。阳光穿过窗棂,温柔地照亮了夹在纸页间的几片花瓣——樱花的淡粉、紫藤的浅紫,早已干枯脆弱,却固执地保留着春日溪流浸润过的微光。指尖拂过那薄脆的脉络,仿佛触碰到了遥远溪水的凉意和无声的告别。

“沙沙沙……”旁边王小刚的笔尖几乎要戳破稿纸,他眉头紧锁,额角沁出汗珠,嘴里念念有词:“‘沐浴着金色的朝阳’?不……‘披着晨曦的薄纱’?哪个更高级?”他反复涂改着开头,追求着字句的华丽,像给一件朴素的衣裳缀满累赘的亮片。

另一边的朱珠,则像个精密仪器。她摊开一本厚厚的成语词典,不时推推鼻梁上的眼镜,在草稿纸上列出清晰的提纲一二三,逻辑严谨得像在搭建一座不容分毫差错的积木塔,只是少了点活泛的气息。杨安琪咬着笔杆,眼神飘向窗外,试图从偶尔飞过的鸟雀身上捕捉一丝灵感,却只留下稿纸上几行干巴巴的、关于“窗外小鸟在唱歌”的句子。孟小胖则对着作文题“那一刻的我”苦思冥想,圆脸皱成一团,最终决定写上周踢球如何一脚射门拯救了全队——故事固然热闹,却总觉得少了点独特的心跳。

时间在焦灼的空气里一分一秒流逝。李小婧终于轻轻合上笔记本,那片片花瓣承载的春日私语,已悄然沉入心底。她拿起笔,不再犹豫。笔尖落在稿纸上,宛如溪水流过石隙,无声而顺畅。她写下的,不是惊心动魄的故事,而是那个暮春的午后:蹲在公园清浅的溪水边,看着自己亲手放逐的花瓣小船,如何晃晃悠悠,载着凋零的轻盈与莫名的执着,漂向未知的下游。她写水流如何温柔地托起它们,写阳光如何在粉白的花瓣上跳跃,写那一刻心头涌起的、难以言喻的平静与辽阔——仿佛自己的一部分,也随着那无声的船队漂向了远方。她写花瓣终会沉没,但那一刻的放手,却像在春天的心湖里投下了一颗永恒的石子。

交卷的铃声骤响,如同一道闸门落下。王小刚懊恼地看着自己涂改得面目全非的开头,朱珠遗憾提纲未能完全展开,杨安琪觉得自己的小鸟终究没能唱出动人的歌,孟小胖则挠头想着那临门一脚或许该踢得更有气势些。

几天后,礼堂颁奖台上,巨大的红色绒布背景映着“写作大王”四个金字,灼灼生辉。李老师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回荡着:“本次大赛冠军作品——《流水上的告别》。”这名字一念出,台下便是一阵微小的骚动。王小刚猛地坐直了身体,朱珠惊讶地扶了扶眼镜,杨安琪和孟小胖则面面相觑。

“作者,”李老师顿了顿,目光投向台下某个角落,带着洞悉的暖意,“李小婧同学。”

掌声起初有些迟疑,随即才如潮水般热烈地响起。李小婧在无数道惊诧、探寻、羡慕的目光注视下站起身,像一株骤然被阳光聚焦的小草。她走上台,脚步有些轻飘。当那本象征冠军的、崭新硬壳烫金笔记本被郑重地放入她手中时,沉甸甸的分量让她微微发怔。她下意识地低下头,目光落在笔记本深蓝色的封面上,一瞬间,竟与自己那本旧旧的蓝布本子重叠起来。李老师俯下身,用只有她能听到的声音,温和地说:“你的花瓣小船,漂到了每个人的心里。”

回到座位,李小婧翻开那本崭新的冠军笔记本。扉页洁白挺括。她想了想,从旧蓝布本子里,珍重地取出一片最完整、颜色也保留得最好的樱花瓣,轻轻将它夹在了新本子的第一页。薄脆的粉红压在雪白的纸页上,像一枚来自春天的古老邮戳,又像一句无声的引言。

课间,孟小胖第一个凑过来,圆脸上满是好奇:“小婧,快给我看看冠军作文到底写了啥?”王小刚也忍不住探头,连朱珠和杨安琪都围拢了过来。李小婧有些不好意思,却还是轻轻翻开了新本子的第一页。那片樱花静静躺在洁白的纸页上。她没有直接展示作文,而是指着那片花瓣,声音很轻:“写它呢……写它顺水漂走的那一天。”

几个小脑袋凑得更近,目光聚焦在那片小小的、承载着春日与溪水的信笺上。窗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给花瓣的边缘镀上了一层极淡的金色。那一刻,喧嚣的课间仿佛远去,只有这片沉默的花瓣,在无声地讲述着关于放手、旅程和永恒宁静的故事。新的本子等待着新的书写,而这片来自春天深处的花瓣,将是她所有故事里,最清澈的源头与最安静的船锚。

最新小说: 绣骨贞心 掠夺成瘾 天性 恶女娇软,五个疯批大佬窥视已久 三年又二年 腰软娇娇超会撩,禁欲世子沦陷了 不负倾城不负仙 假千金绑定神豪系统,养崽爆红了 变成京圈大佬的猫后我成了顶流 大小姐挺孕肚随军,被家属院团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