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
沈行舟神色淡然,语气没有丝毫起伏。
“他眼下正住在乡下的庄子上,陪着那边的一个女子,根本没有回来。”
说话间,他已动作自然地伸手,将秋霜鬓边别着的那根银钗取了下来。
秋霜微微动了动嘴唇。
成婚当日,连父亲都不愿露个脸也就罢了。
这种话居然也能这么坦率地说给刚刚入门的媳妇听?
仿佛是看穿了她心底的迟疑与诧异。
沈行舟微微挑起一侧眉毛,声音不高地问:“不想听?”
“不是不想听……只是这些事,我听了真的合适吗?”
她忍不住小声反驳了一句。
谁家的新嫁娘刚进洞房,不去急着行合卺之礼。
反倒坐在这里和新郎一本正经地聊闲话?
“你现在已经是我沈行舟的妻子了,所有关于我的事,不论是是非非,你都有权知道。”
他说这话时神情坦然,语气中毫无避讳之意。
沈行舟说完点了点头,确认一般,却没想到秋霜紧接着便笑着说:“光听你说也没什么意思嘛,不如我们边吃边聊?”
既然主人都对她如此随意不拘礼。
她又何必还强装端庄故作拘束呢?
今天一天,她都穿着盛装嫁衣,脸上难得画了细致的妆容,从进门开始就乖巧安静得很。
沈行舟本以为她在身份变换后会有所不同,比如变得内敛拘谨一些。
然而此刻听到她这句话,他眼中浮现出一丝笑意。
那些担忧并未成为现实。
她还是那个熟悉的秋霜。
虽没有举办酒席宴请宾客,但沈行舟依旧吩咐青书到摘星楼订了一整桌菜肴。
不多时,几大箱食盒被一一抬入内室之中,香气四溢,菜肴热腾腾地上来了。
秋霜一早上都还没有来得及吃上一口东西。
此时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个不停。
她眼巴巴地看着桌上的饭菜,等着沈行舟动筷子好跟着开吃。
果然,等到沈行舟拿起筷子的一瞬间。
她就迫不及待地跟着夹菜。
刚刚夹了两口,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尝菜的味道。
“我是萧家老太爷与萧老夫人晚年所得之子。已故的清远侯夫人,是我亲生的小姑。”
“……”
秋霜手中还夹着一块菜肴,一听这话,手臂不由得猛然一顿。
那一瞬间连手里的筷子都差点没拿稳,“啪嗒”一声掉了下来。
这也太突然了吧!
这么大的一个惊雷消息。
大人您就这样轻描淡写地说出来吗?
虽说沈行舟的讲述方式平淡得很,一点前情提要都没有。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秋霜却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倾听者。
她深吸一口气,强行将心中翻涌而出的惊骇按压下去。
尽量做出一副好奇的模样开口问道:“那他们为何要把您送到清远侯府呢?这中间是不是另有缘由?”
沈行舟微微抬眼看了看她,随后慢条斯理地说道:“这还得从清远侯说起。”
接着,他娓娓道来。
“清远侯出身寒门,自小并无显赫家世背景。后来从军出征,在战场上立下许多战功,因而被封为侯爵。”
“在有了地位之后,清远侯自然想着稳固自己的权势。他希望能通过婚姻攀附更高贵的门第。”
“可惜啊,那些世家大族对他的身份并不认可。而他自己也不是个甘居于人之下之人,反而眼光颇为挑剔。”
“就在一次重要的宫廷酒宴上,他在众人之中一眼看到了我的小姑——也就是当初名动京华、出身高门望族的侯府小姐。”
“清远侯心慕倾心,并决定向皇上主动请婚。他甚至用多年累积的战场功勋当作砝码递到皇上跟前。”
当时的朝堂之上风云暗涌,对于清远侯这个有能耐的将军,皇帝既忌惮也重用。
正值边关不稳之时,还需借他的威望稳定大局。
所以在不违反朝廷规矩的前提下,不会对他提出的合理要求太过拒绝。
再加上,面对来自皇权的压力,萧家即便百般不愿,也只能低头顺从皇命,不敢有任何反对的言辞。
最终这场本不被看好的婚事竟然成真了。
两家因此结为了亲家。
一段姻缘自此落地生根。
只是清远侯到底是个武夫出身,性格粗犷直率,平日言谈举止之间欠缺文雅与礼节,加之他从小在军营长大,不修边幅之处颇多。
而投靠他的那一帮亲戚更是不懂规矩、言行无状。
这些人平日里行事张扬跋扈,毫无礼数可言。
这段婚姻成了小姑的一场噩梦。
她自幼成长于书香门第,知书达理、品行端庄。
哪堪忍受这等无教养之人整日围绕身边?
更何况,清远侯对待妻子的态度也颇为冷淡,甚至时常当众羞辱,种种遭遇令她身心俱疲。
成婚后没多久,她在极度痛苦之中偷偷喝了绝育汤。
然而,清远侯并不是个傻子。
尽管他性情刚烈,却并非愚钝之人。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虽有战功加身。
但若想在这京城之中站稳脚跟,光凭武力远远不够,还需要依仗原配背后萧家的庞大势力。
多年来始终无子,让他心中疑惑日益加深,终于下定决心暗中调查。
于是,在经过一番细致盘查之后,他终于查明真相——原来一切竟是妻子故意为之。
他当时暴跳如雷,怒火冲天。
但面对背后庞大的萧家,他又不敢轻易动她一根手指头。
只能转而以强硬姿态,逼迫萧家给出一个交代。
否则便扬言要上奏皇帝,控诉萧家图谋不轨、毁其宗嗣。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清远侯在借题发挥。
但在那个时候,圣上年纪已高,性格变得敏感多疑。
朝堂之上风波诡谲,连皇亲贵胄都难以自保。
再加上,萧家还有一个女儿是东宫太子身边的侧妃。
任何牵涉皇家之事都足以引起轩然大波。
在这种形势之下,萧家人不敢轻举妄动,生怕因此引来更大祸患。
最终,只得忍痛将刚刚出生不久的小孙子沈行舟。
悄悄送往清远侯府交由他们抚养,以此暂且平息事端。
可惜即便如此,也没能挽回清远侯那早已注定的悲剧命运。
随着边境战火渐熄,国内局势趋于平稳。
皇帝开始着手削减各地将领手中的兵权。
尤其对清远侯这样战功显赫却日渐骄横的大将更为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