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务正业啊!”这是家族里长辈顾倩的人对她的评价。
顾倩不以为然,把手里的飞鱼网天空上一甩,看着它自由自在翱翔的样子,跟着它飞翔的方向潇洒的离开。
顾倩从小衣食无忧,漂亮、聪明、记忆力好、学习力强,在私立学校里是所有老师、同学眼里的好孩子,将来会有光明的前途,称为个什么家,在一个高档的办公室工作,过着体面的生活。
父母也以顾倩为骄傲,但一切美好的期待戛然而止在她十七岁看到飞鱼的那刻起。
周末休息陪父母看电视时,换台的一个瞬间,顾倩看到飞鱼从江面跃起,张开鱼鳍,光隐约透过鳍膜,在空中停留秒后,潇洒扎入水中,遨游一会后又再次跃出水面。
那一刻,顾倩感觉飞鱼就是想要的生活。自己变不成飞鱼,想体会鱼生的话那只能养飞鱼,和飞鱼一起生活。
“妈妈,我想要那个会飞的鱼。”顾倩郑重其事的向妈妈提出要求,也是她的第一个要求。
妈妈楞了一会,从小到大,顾倩是那样的恬静和乖巧,妈妈给什么就要什么,从没有主动要求过什么,现在第一次提出要求,妈妈当然会满足,这是孩子长大了的
“什么样的飞鱼?”妈妈认为那是一个玩具的名字。但当听完顾倩的描述后,妈妈才知道那竟是活物,而且养它需要满足水域要求。
经过和爸爸商议后,还是在城市的郊区专门开发了一块水域,请了海洋生物专家养了几条飞鱼。
一开始时,顾倩只是在周末休息时去看飞鱼,然后在周一早上就会因为头痛、腹痛、腿痛上不了学。
一开始妈妈认为顾倩是水土不服,湿气冷气太重导致身体不舒服。久而久之,顾倩基本不去上学,日日夜夜都在飞鱼养殖地待着,甚至已经不需要请教海洋专家了。
短短三个月时间,顾倩养的飞鱼种类增加,而且每个都活力满满。去学校就是参加考试,虽然成绩下滑了一些,但还是在中上等,没有不及格,所以学校也不能让顾倩退学。
飞鱼基地对于顾倩来说是天堂、伊甸园,很多次梦里,她也像飞鱼一样在水中、空中随意遨游,还为了繁殖后代奋不顾身。
一年很快过去了,顾倩也算是顺利毕业,而理所当然,她选了海洋生物学作为专业。为自己彻底进入飞鱼世界迈了一大步。
当老师第一次去顾倩的飞鱼基地时,简直可以用目瞪口呆形容。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能养殖飞鱼,而且还是私人的养殖基地。
在学校的建议下,顾倩的养殖基地成为了全国学习飞鱼的试验所。而顾倩也成为了海洋生物学界出名的人物。
而即使这样,顾倩还是顶着不学无术的的头衔,长辈,包括父母依旧认为顾倩简直就是养殖员,毫无前途和价值。
确实,顾倩一分钱没赚,养飞鱼还花了家里很多钱,而且哪有市场啊,谁会买飞鱼来吃啊。
虽然父母并没有责怪,但流露出来的失落,失望顾倩也能够感受的到。三年的专业化学习,顾倩不仅掌握了扎实了海洋知识,性格也成熟起来,因为她不仅仅只是想着满足自己,而是想着让父母满意,让自己热爱的飞鱼得到市场的关注,创造除知识以外的价值。
一直以来,飞鱼只局限在研究,并没有市场,除了难以养殖外,更是没有人能兼科研和市场一体。
没有前人经验的总结,一片空白和迷茫,顾倩忧思重重。雨后的天空很美,彩虹再次挂起,顾倩用桶装了一条小飞鱼,让它陪着自己在山中欣赏美景。
小飞鱼很不乖,撞的水桶咚咚直响,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顾倩把它捞起,飞鱼顺势起飞,映着彩虹和湛蓝的天空飞翔了一圈后稳稳落到顾倩手上。
这一刻简直太美了,顾倩看着在水桶里继续快乐游泳的飞鱼出了神。如果这一刻能被更多人看到,体会到飞鱼带来的精神享受,就像她当初爱上飞鱼那样何尝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心动就马上行动,顾倩拎着桶冲下山,到了一个公园中央。晚霞已经要崭露头角,小飞鱼似乎和顾倩有心灵感应般,跃跃欲试。
公园的人看着鱼儿在天空飞翔,霞光透过翅膀,神奇的生命力在天空绽放,洒进了观看者的心中。
孩子们跳跃,鼓掌,大人们沉浸欣赏,飞起来的不仅仅是鱼,还有人心中那原始的向往自由的渴望。
画面就定格在自由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