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的消毒水味刺鼻,张新雨躺在病床上,看着缠满绷带的左手,像是在看一个陌生的物件。晨光透过百叶窗,在雪白的床单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条纹,就像他此刻摇摆不定的心情。
病房门被轻轻推开,邢成义提着保温桶走进来,身后跟着拎满水果的罗生。保温桶里飘出淡淡的鱼汤香,邢成义舀起一勺,小心地吹凉:“黑鱼汤,长伤口的。“张新雨别过头,声音闷闷的:“喝了也没用,反正以后再也拿不了刀了。“
罗生突然蹲下身,镜片几乎要贴上张新雨的脸。这是他少有的激动模样,结巴得更厉害:“别、别胡说!我、我见过...断了两根手指的师傅,照样...照样能雕花!“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一把微型刻刀,“这、这是我师父...留给我的,当年...他教我用这把刀,在萝卜上刻出了整朵牡丹。“
邢成义把鱼汤放在床头柜上,拉过椅子坐下:“小雨,还记得你第一次剖鱼把苦胆弄破,罗哥怎么说的吗?“他顿了顿,目光坚定,“他说,每道伤疤都是成长的勋章。现在这点困难,就把你打倒了?“
张新雨沉默着,盯着罗生手中的刻刀。那刀刃闪着冷光,却莫名让他想起第一次成功剖鱼时,罗生欣慰的眼神。邢成义又说:“从明天开始,我和罗哥每天来陪你做康复训练。等你出院,咱们就从握笔开始练,一步一步来。“
接下来的日子,病房成了特殊的训练场。邢成义带来各种握力器,罗生则每天变着法子做营养餐。张新雨练习屈伸手指时疼得直冒汗,罗生就坐在旁边,用沙哑的声音给他讲当年自己师父受伤后如何重拾刀具的故事。邢成义更绝,直接搬来台平板电脑,播放顶级厨师的烹饪视频,“看到没?这些大师,哪个手上没点伤?“
半个月后,张新雨出院了。酒店专门在员工宿舍腾出一间房,方便他休养。水台的工作台上,邢成义特意留了块区域,摆满了康复用的工具。第一天复健,张新雨颤抖着拿起木勺,试图舀起米粒。罗生站在他身后,随时准备扶住他发抖的手。邢成义则在一旁录像,“等你康复了,再回头看这些视频,会感谢现在坚持的自己。“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新雨的手渐渐有了力气。从握木勺到握铅笔,从削萝卜到切豆腐,每一点进步都让整个水台沸腾。向佳乐、康龙娟他们轮流来当“陪练观众“,莫厨甚至把后厨例会搬到了张新雨的康复区,“小子,好好练,等你重回巅峰,我亲自给你颁个'最强逆袭奖'!“
三个月后的清晨,阳光依旧透过百叶窗洒进水台。张新雨深吸一口气,戴上特制的防滑手套,握住那把久违的剔骨刀。刀刃触到鱼身的瞬间,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他转头看向站在两侧的邢成义和罗生,两人的目光中满是期待与信任。
第一刀下去,鱼鳞飞溅如银。张新雨的动作虽不如从前流畅,却带着破茧重生的坚定。罗生悄悄抹了把眼睛,邢成义则用力鼓掌:“好小子!这才是我认识的张新雨!“
后厨的伙伴们围过来,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张新雨看着手中的刀,看着缠着绷带却依然灵活的手指,突然明白,有些伤痕不是阻碍,而是让他更强大的力量。就像这水台的灯光,照在他的伤疤上,也照亮了他继续前行的路。
厨韵京华,香溢中关村
阳光为中关村美食节的热闹添了几分热烈,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食客们穿梭在摊位间,眼睛里满是期待。莫厨带着团队,身着洁白的厨师服,像即将出征的战士,目光坚定地盯着面前的食材。
食材摆放得整齐有序,鲜嫩的牛仔骨纹理清晰,泛着诱人的光泽;鹅肝圆润饱满,细腻得如同上等的白玉;一旁的配菜色彩鲜艳,翠绿的西兰花、金黄的胡萝卜、火红的辣椒,仿佛一幅绚丽的静物画。
莫厨伸手拿起一块牛仔骨,轻轻放在案板上,那专注的神情仿佛世界上只剩下这一块肉。他的手稳如老工匠,锋利的刀在肉上划过,发出细微的声响,每一块牛仔骨都被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仿佛用尺子量过一般。邢成义在一旁处理鹅肝,他的动作轻柔而精准,用小刀小心地修整着边缘,剔除多余的筋膜,那鹅肝在他手中,就像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张新雨负责配菜,他的手快速地舞动着,将西兰花掰成小朵,胡萝卜切成菱形薄片,动作娴熟流畅,让人目不暇接。
此时,周围摊位上的厨师们也在忙碌着,有的在炉灶前挥舞着锅铲,有的在案板上切着食材,吆喝声、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一个厨师不小心碰倒了调料瓶,彩色的粉末洒在地上,引得周围一阵小小的骚动。但莫厨他们不为所动,沉浸在自己的烹饪世界里。
当一切准备就绪,莫厨打开炉灶,蓝色的火焰瞬间蹿起。他将锅放在火上,倒入少许油,待油微微冒烟,他轻轻将切好的牛仔骨放入锅中。“滋滋”声瞬间响起,肉香四溢,那香味迅速扩散开来,引得旁边的食客纷纷侧目。莫厨熟练地翻炒着,牛仔骨在锅中翻滚跳跃,表面逐渐变成诱人的金黄色。接着,他加入蒜末、姜片和特制的酱料,酱料与肉完美融合,散发出浓郁的香味。
邢成义这边,他将处理好的鹅肝放入平底锅中,用小火慢慢煎制。鹅肝在锅中滋滋作响,表面逐渐形成一层金黄酥脆的外壳,内部却依然保持着细腻嫩滑。他不时地用勺子将锅中的油浇在鹅肝上,让鹅肝受热更加均匀。
张新雨把准备好的配菜放入另一个锅中焯水,待颜色变得鲜艳翠绿,他迅速捞出,沥干水分备用。然后,他将炒好的牛仔骨和煎好的鹅肝放入盘中,精心地摆放着配菜,最后淋上少许酱汁。
“潇湘鹅肝牛仔粒”完成了,精致得让人惊叹。棕色的牛仔骨散发着浓郁的肉香,表面的酱汁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诱人的光泽;鹅肝金黄酥脆,像一件精美的工艺品;翠绿的西兰花、金黄的胡萝卜和火红的辣椒相互映衬,为这道菜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评委们走了过来,他们手持餐盘和餐具,目光在每一道菜上停留。一位评委拿起一块牛仔骨放入口中,细细咀嚼,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这肉质鲜嫩多汁,酱料的味道也恰到好处,层次感十足!”另一位评委品尝了鹅肝,赞不绝口,“外酥里嫩,入口即化,太美味了!”
随着评委们的打分结束,主持人走上台,手中拿着一张卡片,大声宣布:“获得本次中关村美食节第一名的是——莫厨团队的‘潇湘鹅肝牛仔粒’!”
台下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莫厨他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的笑容。邢成义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张新雨兴奋地跳了起来,莫厨摘下厨师帽,用力地挥舞着,向大家表达着内心的喜悦。周围的厨师们纷纷围过来,向他们表示祝贺,称赞声此起彼伏。这一刻,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最好的回报,所有的汗水和疲惫都化作了无尽的喜悦。
获奖的消息如春风般迅速吹遍了整个餐厅,同事们的欢呼声与祝贺声交织在一起,将喜悦的氛围烘托得愈发浓烈。莫厨被大家簇拥在正中间,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汗水顺着鬓角滑落,滴在他那被烟火熏染得微微泛黄的厨师服上,可他浑然不觉,只是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奖杯,向每一个人展示这份荣耀。
邢成义的眼眶微微泛红,激动与自豪在心中翻涌,让他一时说不出话来。回想起备赛时的日日夜夜,那些被汗水浸湿的衣衫,被刀刃划破的手指,此刻都化作了甜蜜的回忆。他看向张新雨,少年的脸上满是兴奋与激动,眼睛亮晶晶的,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张新雨兴奋地跳起来,双手用力鼓掌,喊道:“咱们做到了!太厉害了!”罗生站在一旁,嘴角微微上扬,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满是骄傲。
餐厅里,员工们纷纷围拢过来,鼓掌欢呼,有同事把准备好的鲜花递给莫厨,还有人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珍贵的一刻。向佳乐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大蛋糕,上面写着“贺美食节夺冠”几个大字,他笑着说:“这可是我特意订的,大家一起庆祝!”康龙娟赶紧接过蛋糕,小心翼翼地放在一旁的桌子上。莫厨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这次能夺冠,靠的是咱们整个团队的努力,大家都辛苦了!”
当晚,餐厅举办了庆功宴,热闹非凡。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香气四溢。大家围坐在一起,举杯欢庆。莫厨端起酒杯,站起身来,激动地说:“今天,咱们用‘潇湘鹅肝牛仔粒’征服了评委,征服了中关村美食节!这不仅是一道菜的胜利,更是咱们团队的胜利!来,为了咱们的团队,干杯!”众人纷纷起身,酒杯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餐厅。
在一片热闹中,邢成义悄悄走到罗生身边,低声说:“罗哥,要是没有你一直以来的指导,我肯定走不到今天。”罗生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有些沙哑:“是你自己有天赋又肯努力,以后啊,带着大家继续往前冲!”张新雨也凑了过来,笑着说:“成义哥,罗师傅,以后咱们还要一起拿更多冠军!”
宴会上,大家分享着备赛时的趣事,笑声不断。有同事调侃邢成义切牛仔骨时太过专注,差点把案板剁穿;还有人说起张新雨为了把鹅肝煎得恰到好处,反复练习了上百次,手上被油溅了好多小水泡。在欢声笑语中,大家的情谊愈发深厚,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心。
庆功宴接近尾声时,莫厨宣布了一个决定:“为了让更多人尝到咱们的招牌菜,从明天开始,‘潇湘鹅肝牛仔粒’正式加入餐厅的常规菜单!”这个消息再次点燃了大家的热情,众人纷纷表示要更加努力,把这道菜做到极致,让餐厅的名声越来越响亮。
夜深了,热闹的餐厅逐渐安静下来,员工们陆续离开。邢成义走在回宿舍的路上,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比赛时的画面。月光洒在他身上,仿佛也在为这份荣耀而欢呼。他知道,这次夺冠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等着他们。但无论前方的路如何,只要他们这个团队齐心协力,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