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_全文免费无广告阅读 > 同人耽美 > 一生走到老 > 第九十一章谁的青春不流汗

第九十一章谁的青春不流汗(1 / 1)

震颤时刻:记忆深处的2008年5月22日

2008年5月22日中午,BJ的阳光炽烈而刺眼,炙烤着这座繁华的都市。邢成义如往常一样,在酒店传菜部值班。白色的工作服被汗水浸湿,紧紧贴在后背上,他麻利地将一盘盘精致的菜肴从厨房端出,送往各个包厢。

传菜部的走廊里弥漫着浓郁的饭菜香气,混合着厨房传来的阵阵热浪。电子叫号器时不时发出尖锐的提示音,催促着工作人员加快脚步。邢成义刚把一道清蒸鱼放在托盘上,准备送往VIP3号包厢,突然感觉脚下的地面微微颤动了一下。

他以为是附近有重型车辆经过,并未在意。然而,颤动非但没有停止,反而愈发强烈起来。头顶的吊灯开始左右摇晃,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灯罩与灯泡相互碰撞,迸发出清脆的响声。墙壁上的装饰画也开始剧烈晃动,随时都有掉落的危险。

“怎么回事?”邢成义皱起眉头,大声喊道。此时,整个传菜部陷入了混乱,同事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工作,脸上露出惊恐的神情。盘子与碗碟的碰撞声、人们的惊呼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狭窄的走廊里。

邢成义感觉脚下的地面仿佛变成了波涛汹涌的海面,身体不由自主地摇晃起来。他伸手扶住旁边的墙壁,试图保持平衡,但晃动的力量太大,差点让他摔倒在地。厨房方向传来了更加剧烈的声响,橱柜里的餐具纷纷掉落,摔得粉碎,油烟管道也在剧烈震动,发出令人心悸的轰鸣声。

“地震了!大家快往外跑!”不知道是谁大喊了一声,这句话如同导火索,让原本就惊慌失措的人群更加混乱。邢成义看到同事们纷纷朝着安全出口涌去,有人摔倒在地,又被后面的人拉起来;有人顾不上捡起掉落的工作帽,只顾着拼命往前跑。

邢成义也随着人流向安全出口跑去,心中充满了恐惧。他想起了远在家乡的父母,想起了曾经一起在酒店工作的郭玉娟、向佳乐、盛安他们,不知道此刻他们是否安全。在拥挤的人群中,他努力保持冷静,提醒自己一定要活着出去。

当邢成义终于跑到酒店外的广场上时,双腿已经软得几乎无法站立。他大口喘着粗气,回头望去,只见酒店大楼还在微微晃动,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烁着不安的光芒。广场上已经聚集了大量的人群,大家惊魂未定,议论纷纷。有人在打电话联系家人,声音里带着哭腔;有人蹲在地上,双手抱头,似乎还没有从刚才的恐惧中缓过神来。

过了许久,酒店的领导拿着大喇叭来到广场上,大声说道:“大家不要惊慌!刚刚接到通知,是四川汶川发生了强烈地震,我们这里有震感。目前具体情况还在核实中,请大家保持冷静,在广场上等待进一步通知。”

听到这个消息,广场上顿时安静了下来,随后又爆发出一阵惊呼和议论声。邢成义这才明白,原来刚才经历的一切,是一场如此可怕的灾难所引发的。他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汶川的画面,那里的人们此刻正遭受着怎样的痛苦和磨难?

下午2点28分,刺耳的防空警报声突然划破天空。广场上的所有人都自发地低下头,为在汶川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默哀。邢成义站在人群中,心中充满了悲痛和同情。他想起了那些素未谋面的汶川百姓,他们的家园在一瞬间被摧毁,亲人生离死别。泪水不自觉地涌上眼眶,顺着脸颊滑落下来。

默哀结束后,邢成义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宿舍。地下室二层的宿舍里,空气闷热而压抑。盛安正坐在床边,紧紧握着手机,不停地拨打着号码,脸上写满了焦急和担忧;王晓坐在书桌前,眼睛盯着电脑屏幕,上面全是关于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她的嘴唇微微颤抖,显然还没有从震惊中缓过神来;康龙娟靠在墙角,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烟雾弥漫在狭小的房间里,她的眼神空洞,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回来了?”盛安抬起头,声音沙哑地问道。邢成义默默地点了点头,坐在自己的床上,双手抱头。“刚刚真是吓死我了,我还以为......”盛安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

“我一直在查新闻,这次地震太严重了,好多地方都被夷为平地,伤亡人数还在不断上升。”王晓哽咽着说,“那些受灾的人该有多绝望啊。”

康龙娟弹了弹烟灰,声音低沉地说:“咱们能平安无事,已经算是幸运的了。真希望那边的人能挺过去。”

房间里陷入了沉默,只有墙上的挂钟在“滴答滴答”地走着,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邢成义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地震时的场景和汶川受灾的画面。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许多人的命运将被彻底改变,而自己也会永远记住这个特殊的日子。窗外,夕阳渐渐西下,天空被染成了血红色,仿佛也在为这场灾难而悲痛哭泣。

余震中的守望

夜幕降临时,BJ的街道依然弥漫着不安的气息。邢成义的手机在裤兜里不停震动,远在家乡的父母接连发来消息,字里行间满是担忧。他反复回复着“我没事“,手指却在发送键上悬停许久——此刻他更牵挂的,是那个震中的陌生城市,以及无数被困在废墟下的生命。

宿舍里,盛安突然把相机重重摔在桌上,金属撞击声惊得王晓一颤。“信号太差了!“他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我想联系在成都的摄影朋友,根本打不通!“镜头盖骨碌碌滚到邢成义脚边,他弯腰捡起时,摸到外壳上还残留着盛安掌心的汗渍。

康龙娟掐灭第七根香烟,烟头在泡面盒里滋滋作响。“我报名了明天的献血。“她盯着墙上的裂缝,那是地震时留下的新痕,“电视里说伤员急需用血,总不能干看着。“王晓默默从抽屉里翻出红丝带,仔细系在书包拉链上,这个动作让邢成义想起郭玉娟总爱在围裙上别卡通徽章的习惯。

凌晨三点,一场突如其来的余震让整栋宿舍楼再次摇晃。邢成义在黑暗中抓住床栏,听见走廊传来此起彼伏的尖叫。向佳乐裹着被子冲进来,头发乱得像鸟窝:“成义哥!我梦见大楼塌了......“她的声音带着哭腔,让邢成义想起地震当天那个在传菜口差点摔倒的年轻服务员。

余震平息后,五个人挤在邢成义的床上。盛安用相机打着手电,光圈扫过王晓苍白的脸;康龙娟把最后一包辣条撕开,分给每个人半根;向佳乐小声哼着跑调的歌,试图打破死寂。邢成义突然开口:“你们说,汶川现在什么样了?“

这句话像块巨石投入深潭。黑暗中,盛安的声音带着哽咽:“我查过卫星地图,震中是山区,那些老房子......“他没说下去,所有人却都在脑海中勾勒出同样的画面——断裂的公路、倒塌的校舍、绝望的哭喊。王晓突然起身打开电脑,屏幕蓝光映出她红肿的眼睛,“我在志愿者论坛看到,有人组织捐旧衣物,咱们......“

“捐!“向佳乐跳起来,头撞到上铺床板,“我把新裙子捐了!“康龙娟翻了个白眼:“傻丫头,要捐实用的。“说着开始整理衣柜,把八成新的牛仔裤叠得整整齐齐。邢成义摸出压在箱底的旧毛衣,那是母亲去年寄来的,针脚细密得能看见线头。

天亮时,五个人带着大包小包站在酒店门口。向佳乐怀里抱着塞满衣物的编织袋,脖子上还挂着自制的募捐箱;盛安举着写有“为汶川祈福“的纸板,相机随时准备记录善款去向;王晓在给每个捐款者递感谢信,信纸边角画着歪歪扭扭的太阳;康龙娟则守在旁边,警惕地盯着试图插队的路人。

邢成义站在队伍最前端,望着远处灰蒙蒙的天空。一辆辆满载物资的卡车从身边呼啸而过,车身上“抗震救灾“的红漆还未干透。他突然想起郭玉娟走前说的“活着就是希望“,此刻这句话在耳边回荡得格外清晰。当第一笔善款投入募捐箱时,他听见硬币清脆的响声,像是生命破土而出的声音。

此后的日子里,地下室的夜不再寂静。盛安开始整理震中照片集,镜头里既有废墟的惨烈,也有救援人员坚毅的脸庞;王晓每晚守在电脑前,统计物资捐赠明细;康龙娟跟着救援队学习急救知识,绷带在她指尖翻飞成希望的结;向佳乐发动整个传菜部收集易拉罐,说要熔成爱心送往灾区。

邢成义依旧穿梭在酒店的走廊,但托盘里多了份特殊的“菜品“——每次传菜时,他都会向客人讲述汶川的故事。有人放下百元钞票不要找零,有人当场脱下外套捐出,更多人红着眼眶说“辛苦了“。这些温暖的瞬间,让他在疲惫时总能想起广场上默哀的场景,那是十三亿人心痛的共鸣,也是十三亿人希望的汇聚。

一个月后的傍晚,邢成义收到匿名包裹。拆开褪色的布包,里面是块带着泥土的羌绣手帕,绣着歪歪扭扭的“谢谢“。夕阳透过地下室的小窗洒进来,照亮手帕上的针脚,也照亮了他湿润的眼眶。远处传来防空警报的试鸣,不再是悲伤的呜咽,而是新生的号角。

最新小说: 织田的实力至上主义教室 我是操宠师 一生走到老 遮天:我陈长安要成仙 诸天之新生 乃木坂之打工少女 超神:我,强吻了天使彦 国灵启示录 燃烧诗篇 从阎魔亭开始的型月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