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樾国境内趋于平和,虽无大乱,但诸侯国之间的小摩擦依然不断。
元和五年秋,好景不长,由天机阁放出的消息,燕北之地乌樊开始出现大规模农民暴动。打着旗号“天意亡樾,直捣黄龙。庆丰始建,太平盛世!”起义者多达约十万之众,攻城略地,划分王侯,意图以吴代樾,而主天下之意。分三路由明也、明矣、明乎三兄弟统帅向南进军攻伐隶属平昭王境内的余江、奉化、平鱼安三城,由于部分主力驻防边疆,城中粮备不足被一举攻破。起义军大肆在城中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
明也、明矣、明乎三兄弟原是渔上江渚人士,自幼时便因战乱时被迫与父母和两个姐姐离散。由一药农抚养长大,一日明也上山寻药为药农治病,偶然奇遇一白发老人。那白发老人自称天道仙人,明也最初不以为然,且待天道仙人空手化作一株牵肠草。此仙草正是明也要寻的药引,这才深信不疑,后明也以采摘三日晨露送之相饮,那天道仙人赠予明也三卷天书,便化作一阵清风而去。明也大喜过望,返回院落时见门前血迹斑斑,深觉不妙。于是便冲进屋内,见药农身中数刀,攥着药农冰冷的手放声地哭泣着。
床下明矣、明乎听到知是哥哥的哭声,这才从床下爬了出来,与之明也讲诉了事情发生的一切。于是明也兄弟三人将药农厚葬,明也整日闭门研读天书,最终终能呼风唤雨,兄弟三人便在燕北之地施舍符水广收门徒。
留德王自大败宣宜王之后,野心日益增长,帐下谋士贾儒以假借助平昭王平乱,趁机侵吞隶属平昭王境内燕然十六城,与其留德王一拍即合。
平昭王不善谋略,却精通武艺,乃是罕见的灵剑尊。其麾下多为骁勇善战的武夫,眼下欲解燃眉之急便一口答应。平昭王日夜辗转反侧,故不能寐,又不知其因何,军队镇守边疆,即便顾不得边陲小镇却又舍不得那点领土,平昭王又不愿狄戎之乱侵入中原只得亲自领兵奔赴燕北。
一人急马传报,平昭王听罢怒发冲冠,“刘哲小人,日夜觉得不妥,原是为此!趁我远在燕山扎营镇压起义的乌合之众,欲夺我燕都,吞我国土。狂妄至极!”说罢便将竹简一折而断。
这时平昭王其儿子赵兴闻父亲帐外大发雷霆,便冲出直问道:“父亲,所为何事发怒?”
“兴儿,你来的正好,命元帅萧关领三千红甲飞军即刻启程,赶赴娄门关截断刘哲两军会师继续南下!”
“父亲,一千五百人即可,红甲飞军可是父亲的禁卫军,全部调走只怕……”
“住口!吾乃尊品巅峰,宗师之下谁人可敌?!”
“孩儿遵命!”
红甲飞军是隶属平昭王三大特种作战部队之一,由平昭王赵湘辰独操专练的禁卫军,共五个方队,每方队共计千人不等。因身披红甲铁胄,配大漠优良汗血宝马,可日行千里,迅疾如风,平均综合实力为六品,所以称作红甲飞军(另外两个方队留守燕都)。
却宫南言掐指一算已然在稷下待了三年有余,纵观天下,贤能之士投以明主。且观天下大大小小诸侯各国常年纷争不断,稷下、鬼谷、天谕院等历经百年,天纵之才无数。精通天文地理师出天谕院的贺愈章因从事十多诸侯门下,最终遭人厌弃,不遇明主服毒自尽,此后贤能之士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难以抉择辅佐之人是否心有鸿鹄之志。便也是许多奇人异士选择在乱世之中卧居深山、不闻世事的真正因素。
“今日学生一来为老师请安;二来学生绝不甘心待在这稷下学宫里……”却宫南言向道夫子长跪行礼。
“当真要走?”道夫子淡淡地试问道。
“学生心意已决,还望老师恩准!”
“徒儿,离开稷下你有何打算?”
“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却宫南言深觉这份信念萌生已久,哪怕是在这片不属于他的大陆,但在这片大陆上、在这个国都成就了自己。
“昨夜鬼谷子向老夫千里传音,果真如此!走吧,稷下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无论事情如何,都要勤来观望老夫,不要等老夫差人将你绑来……”道夫子的声音倒是有些哽咽了。
却宫南言眼含热泪告别夫子及墨真子、庄重子,临走前提拔柳清河为学生会会长,白若若为副会长,新提令迟恭、君博雅为正式学生会会员。
一切事毕,却宫南言没有表现太多的依恋和不舍,天初刚晴,便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稷下,隐隐约约之中,似乎有人尾随。
第十六章,贾儒反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