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1 / 1)

模块一认识岩土基本现象一、单项选择题(20题)

1.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失稳事件属于()问题。

A.强度

B.变形

C.渗流

D.其他

答案:A

解析:谷仓因地基承载力不足导致倾斜,属于强度问题(见任务一案例)。

2.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是()。

A.莫霍面

B.古登堡面

C.地面

D.海平面

答案:A

解析:莫霍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知识链接一)。

3.摩氏硬度计中硬度为7的矿物是()。

A.石英

B.长石

C.方解石

D.滑石

答案:A

解析:石英硬度为7,口诀“滑石方萤磷灰石,长石黄刚金刚石”(任务三知识链接)。

4.下列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A.花岗岩

B.玄武岩

C.石灰岩

D.大理岩

答案:C

解析:石灰岩由化学沉积形成,属沉积岩;花岗岩、玄武岩为岩浆岩,大理岩为变质岩(任务三知识链接)。

5.岩层产状要素中,走向与倾向的关系是()。

A.走向=倾向±90°

B.走向=倾向

C.走向与倾向无关

D.走向=倾向±180°

答案:A

解析:走向与倾向垂直,相差90°(任务四知识链接)。

6.土的三相组成中,对黏性土工程性质影响最大的是()。

A.固相

B.液相

C.气相

D.有机质

答案:B

解析:黏性土的塑性、压缩性等主要由结合水控制(任务五知识链接)。

7.下列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风化作用

B.剥蚀作用

C.岩浆活动

D.搬运作用

答案:C

解析:岩浆活动是地球内能驱动的内力地质作用(任务二知识链接)。

8.断层上盘相对向下移动的断层类型是()。

A.正断层

B.逆断层

C.平移断层

D.地堑

答案:A

解析:正断层上盘下降,下盘上升(任务四知识链接)。

9.公路土分类中,代号“CH”表示()。

A.高液限黏土

B.低液限黏土

C.高液限粉土

D.含砾细粒土

答案:A

解析:C代表黏土,H代表高液限(任务五知识链接)。

10.矿物条痕色的作用是()。

A.消除假色,突出自色

B.测量硬度

C.判断解理

D.识别形状

答案:A

解析:条痕可消除假色,保留矿物自色(任务三知识链接)。

11.关西国际机场沉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地震作用

B.淤泥层压缩

C.渗流破坏

D.火山活动

答案:B

解析:机场下部存在高压缩性淤泥层(任务一典型案例)。

12.下列矿物中属于原生矿物的是()。

A.高岭石

B.石英

C.蒙脱石

D.伊利石

答案:B

解析:石英是岩浆冷凝形成的原生矿物;其余为次生矿物(任务三知识链接)。

13.砾类土中细粒组质量占比5%~15%时,定名为()。

A.砾(G)

B.含细粒土砾(GF)

C.粉土质砾(GM)

D.黏土质砾(GC)

答案:B

解析:细粒含量5%~15%为含细粒土砾(任务五分类标准)。

14.“海枯石烂”中的“石烂”指的是外力作用中的()。

A.风化作用

B.搬运作用

C.沉积作用

D.侵蚀作用

答案:A

解析:“石烂”指岩石风化破碎(任务二巩固练习)。

15.工程中识别沉积岩的主要依据是()。

A.块状构造

B.层理构造

C.流纹构造

D.片理构造

答案:B

解析:层理构造是沉积岩的典型特征(任务三知识链接)。

16.土中封闭气泡对工程性质的影响是()。

A.增加弹性变形

B.提高强度

C.减少沉降

D.增强透水性

答案:A

解析:封闭气泡使土弹性变形增大(任务五知识链接)。

17.1925年太沙基提出的理论是()。

A.达西定律

B.有效应力原理

C.库伦强度理论

D.摩尔圆理论

答案:B

解析:有效应力原理是古典土力学基石(任务一学科发展史)。

18.下列构造中易引起隧道顺层滑动的是()。

A.水平岩层

B.直立岩层

C.倾斜岩层(倾角>10°)

D.向斜核部

答案:C

解析:倾斜岩层倾向临空面时易滑动(任务四工程评价)。

19.岩浆岩中矿物呈定向排列的构造是()。

A.块状构造

B.气孔构造

C.流纹构造

D.杏仁构造

答案:C

解析:流纹构造是熔岩流动形成的定向结构(任务三知识链接)。

20.盐渍土按含盐性质分类时,Cl�6�3/SO�6�2�0�5�6�3比值≥2的称为()。

A.氯盐渍土

B.亚氯盐渍土

C.亚硫酸盐渍土

D.硫酸盐渍土

答案:A

解析:Cl�6�3/SO�6�2�0�5�6�3≥2为氯盐渍土(任务五特殊土分类)。

21.下面哪种岩层产状对隧道稳定()。B

A. a,c B. b,d C. a,b D.b,c

二、多项选择题(10题)

1.内力地质作用包括()。

A.构造运动

B.岩浆活动

C.风化作用

D.地震作用

E.沉积作用

答案:ABD

解析:内力作用包括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风化和沉积属外力作用(任务二知识链接)。

2.矿物物理性质鉴定指标包括()。

A.颜色

B.条痕

C.硬度

D.解理

E.密度

答案:ABCD

解析:密度非常规鉴定指标,其余均为矿物物理性质(任务三知识链接)。

3.沉积岩的结构类型有()。

A.碎屑结构

B.变晶结构

C.泥质结构

D.生物结构

E.玻璃质结构

答案:ACD

解析:变晶结构属变质岩,玻璃质结构属岩浆岩(任务三知识链接)。

4.断层要素包括()。

A.断层面

B.断盘

C.断层线

D.断层破碎带

E.断距

答案:ABCDE

解析:全部为断层基本要素(任务四知识链接)。

5.细粒土按塑性图分类时,位于A线以上的土可能是()。

A.CH

B.CL

C.MH

D.ML

E.GM

答案:AB

解析:A线以上为黏土(C),B线右侧为高液限(H),左侧为低液限(L)(任务五塑性图)。

6.工程岩土解决的典型问题包括()。

A.变形问题

B.强度问题

C.渗流问题

D.矿物鉴定

E.岩石分类

答案:ABC

解析:模块一核心问题是变形、强度、渗流(任务一学习目标)。

7.影响岩土工程性质的地质构造类型有()。

A.单斜构造

B.褶皱构造

C.断裂构造

D.水平构造

E.直立构造

答案:ABC

解析:单斜、褶皱、断裂是三大基本构造类型(任务四知识链接)。

8.土的固相组成包括()。

A.原生矿物

B.次生矿物

C.有机质

D.结合水

E.游离气体

答案:ABC

解析:固相指矿物颗粒;水与气属液相和气相(任务五知识链接)。

9.下列属变质岩特征构造的是()。

A.板状构造

B.千枚状构造

C.片状构造

D.层理构造

E.气孔构造

答案:ABC

解析:层理属沉积岩,气孔属岩浆岩(任务三知识链接)。

10.公路土分类中,巨粒土按巨粒含量可细分为()。

A.漂石(B)

B.卵石(Cb)

C.漂石夹土(BSl)

D.含细粒土砂(SF)

E.粉土质砂(SM)

答案:ABC

解析:D、E属砂类土(任务五巨粒土分类体系)。

三、判断题(20题)

1.太沙基提出“土力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答案:√

解析:任务一学科发展史提及此观点。

2.摩氏硬度计反映的是矿物的绝对硬度。()

答案:×

解析:摩氏硬度是相对硬度,仅表示矿物抗刻划能力顺序(任务三知识链接)。

3.岩浆岩中石英含量越高,岩性越坚硬。()

答案:√

解析:石英抗风化能力强,石英含量高的岩石更坚硬(任务三矿物性质)。

4.直立岩层的走向线不受地形影响。()

答案:√

解析:直立岩层露头线恒为直线(任务四巩固练习)。

5.土体的结构强度在蜂窝结构中最高。()

答案:×

解析:蜂窝结构孔隙大,强度低;单粒紧密结构强度高(任务五土的结构)。

6.向斜构造的核部岩层最新。()

答案:×

解析:向斜核部岩层较新,两翼较老(任务四褶皱构造)。

7.达西定律适用于所有土体的渗流计算。()

答案:×

解析:仅适用于层流状态(任务一学科发展史)。

8.黏土矿物的亲水性源于其颗粒表面的负电荷。()

答案:√

解析:黏土矿物表面带负电,吸附水分子(任务五细粒土性质)。

9.地震属于外力地质作用。()

答案:×

解析:地震是内力地质作用(任务二知识链接)。

10.岩层倾角为0°时称为水平构造。()

答案:√

解析:倾角<5°即为水平构造(任务四单斜构造)。

11.土中有机质含量≥10%时称为有机土。()

答案:√

解析:任务五细粒土分类标准。

12.正断层的上盘相对上升。()

答案:×

解析:正断层上盘下降(任务四断层类型)。

13.花岗岩具流纹构造。()

答案:×

解析:流纹构造是喷出岩特征;花岗岩为块状构造(任务三岩浆岩构造)。

14.矿物解理面总是平整光滑的。()

答案:√

解析:解理是矿物沿一定方向裂开的平滑面(任务三矿物性质)。

15.砂类土的分类仅需考虑颗粒级配。()

答案:×

解析:细粒含量>5%时需结合塑性指标(任务五砂类土分类)。

16.背斜构造一定形成山地。()

答案:×

解析:背斜可被侵蚀成谷地(“逆地形”)(任务四褶皱构造)。

17.土的三相比例变化可使其呈现饱和或干燥状态。()

答案:√

解析:孔隙全被水填充为饱和土,全被气体填充为干土(任务五三相组成)。

18.摩氏硬度为5的矿物可用小刀刻划。()

答案:√

解析:小刀硬度约5.5,可刻划硬度≤5的矿物(任务三硬度测试)。

19.地质营力都是地球外部能量驱动的。()

答案:×

解析:内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内能驱动(任务二地质作用能量来源)。

20.土体压缩性主要取决于固体颗粒的矿物成分。()

答案:×

解析:细粒土的压缩性主要受孔隙水和结构影响(任务五液相作用)。

四、简答题(1题)

1.分析地质构造对隧道工程稳定性的影响,并举例说明应对措施。

答案:

影响分析:褶皱核部:岩层破碎,易塌方、涌水(如向斜核部富水)。

倾斜岩层:倾向隧道时可能顺层滑动(倾角>10°)。

断层带:岩石破碎,强度低,易渗漏(如断层破碎带)。

节理发育区:岩体完整性差,需支护。

应对措施:

避开高风险构造(如大型断层);加强支护(如钢拱架+喷锚);排水设计(如向斜区设排水孔);超前地质预报(如TSP探测)。

解析:综合任务四地质构造工程评价及典型案例。

五、填空题(6题)

1.地壳平均厚度约为(33)km,大洋地壳最薄处仅(6)km(马里亚纳海沟)。

解析:任务二地球圈层构造数据。

2.有效应力原理由(太沙基)于1925年提出,是土力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解析:任务一学科发展史关键人物与时间。

3.土的三相组成包括固相、液相和气相。

解析:任务五土的基本组成。

4.公路土分类中,粒径为0.075~2mm的颗粒称为砂粒,>60mm的颗粒称为漂石。

解析:任务五粒组划分标准。

5.岩层产状三要素为走向、倾向和倾角。

解析:任务四产状要素定义。

6.根据莫氏硬度计测定矿物硬度,最硬的矿物是,等级为级。金刚石 10

模块二检测岩土物理性质一、单项选择题(20题)

1.孔隙比的定义表达式为()。

A.e=Vv/Vs B.e=Vv/V C.e=Vw/Vv D.e=Vs/Vv

答案:A

2.环刀法测定土的天然密度时,适用的土类为()。

A.粗粒土

B.细粒土

C.含有机质土

D.冻土

答案:B

解析:环刀法适用于细粒土(任务2知识链接)。

3.酒精燃烧法测定含水率时,酒精纯度要求不低于()。

A.90%

B.95%

C.98%

D.99%

答案:B

解析:酒精纯度需≥95%(任务3仪器设备)。

4.烘干法测定含水率时,细粒土的烘干时间至少为()。

A.6小时

B.8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答案:B

解析:细粒土烘干时间≥8小时(任务4试验步骤)。

5.黏性土由可塑状态转为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率称为()。

A.塑限

B.液限

C.缩限

D.塑性指数

答案:B

解析:液限是流动状态与可塑状态的界限(任务8知识链接)。

6.砂土密实度按标准贯入锤击数(N)分类时,N>30属于()。

A.松散

B.稍密

C.中密

D.密实

答案:D

解析:N>30为密实状态(任务8表2-8-1)。

7.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中,制备土样需过筛的孔径为()。

A.0.25mm

B.0.5mm

C.2mm

D.5mm

答案:B

解析:土样需过0.5mm筛(任务9试验步骤)。

8.击实试验中,重型击实Ⅱ-1法的锤重和落高分别为()。

A.2.5kg,30cm

B.4.5kg,45cm

C.2.5kg,45cm

D.4.5kg,30cm

答案:B

解析:重型Ⅱ-1锤重4.5kg,落高45cm(任务11表2-11-1)。

9.土的饱和度(Sr=100%)时,说明()。

A.土完全干燥

B.孔隙完全充满水

C.含水率最大

D.孔隙比最小

答案:B

解析:饱和度反映孔隙被水充满的程度(任务1知识链接)。

10.塑性指数的表达式是()。

11.灌砂法测定密度的适用条件是()。

A.最大粒径<75mm

B.最大粒径<40mm

C.细粒土

D.有机质土

答案:A

解析:灌砂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粒径<75mm的土(任务1常用测定方法)。

12.相对密实度(Dr=0.5)的砂土处于()。

A.松散状态

B.中密状态

C.密实状态

D.极密状态

答案:B

解析:(1/3<Dr<2/3)为中密(任务8公式2-8-1)。

13.酒精燃烧法测定含水率时,需燃烧的次数为()。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答案:C

解析:需燃烧3次至火焰熄灭(任务3试验步骤)。

14.缩限对应土的物理状态是()。

A.半固态转为可塑状态

B.体积不再收缩

C.可塑状态转为流动状态

D.固态转为半固态

答案:B

解析:缩限是体积不再缩小时的界限含水率(任务8图2-8-1)。

15.击实曲线中,峰值点对应的纵坐标是()。

A.最佳含水率

B.最大干密度

C.饱和密度

D.天然密度

答案:B

解析:峰值点为最大干密度(任务11图2-11-4)。

16.土的干密度与湿密度的关系式为()。

17.液性指数(_L=1.2)的黏性土处于()。

A.坚硬状态

B.可塑状态

C.软塑状态

D.流塑状态

答案:D

解析:(IL>1)为流塑状态(任务8表2-8-3)。

18.浮密度ρ′’的物理意义是()。

A.孔隙充满水时的密度

B.土受浮力作用时的有效密度

C.烘干后的密度

D.土粒密度

答案:B

解析:浮密度是土受水的浮力时单位体积的质量(任务1知识链接)。

19.液塑限联合测定时,100g锥对应液限的锥入深度为()。

A.17mm

B.20mm

C.5mm

D.10mm

答案:B

解析:100g锥液限对应锥入深度20mm(任务9数据处理)。

20.烘干法测定含水率时,砾类土所需试样质量至少为()。

A.50g

B.100g

C.500g

D.1000g

答案:D

解析:砾类土需≥1kg(任务4表2-4-1)。

二、多项选择题(10题)

1.下列属于土的物理性质基本指标的是()。

A.天然密度B.干密度C.含水率D.土粒比重

答案:A、C、D

2.关于砂土密实度,正确的说法有()。

A.可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定

B.(Dr>2/3)为密实

C.孔隙比越小越密实

D.(N≤10)为松散

答案:A、B、C、D

解析:均符合砂土密实度判定标准(任务8知识链接及表2-8-1)。

3.酒精燃烧法不适用于()。

A.含石膏的土

B.有机质土

C.粉土

D.黏性土

答案:A、B

解析:不适用于含石膏或有机质的土(任务3适用范围)。

4.液塑限联合测定法需控制的锥入深度点包括()。

A.(a)点(液限附近)

B.(b)点(中间状态)

C.(c)点(塑限附近)

D.(d)点(缩限附近)

答案:A、B、C

解析:需制备液限、中间状态、塑限附近的三个试样(任务9试验步骤)。

5.击实试验中需校正结果的情况是()。

A.粒径>40mm颗粒含量>5%

B.粒径>20mm颗粒含量>10%

C.有机质含量>5%

D.含水率>液限

答案:A

解析:>40mm颗粒含量>5%时需校正(任务11数据处理)。

6.关于孔隙比(e)和孔隙率(n),正确的是()。

A. e=Vv/Vs

B. n=Vv/V×100%

C. e=n/(1�6�1n)

D. n=e/(1+e)

答案:A、B、C、D

解析:符合换算关系(任务1公式2-1-10)。

7.土的物理状态指标包括()。

A.液性指数B.塑性指数C.相对密实度D.饱和度

答案:A、B、C

解析:(Sr)是物理性质指标,其余为状态指标(任务8知识链接)。

8.环刀法操作要点包括()。

A.环刀内壁涂凡士林

B.垂直下压环刀

C.平行试验差值≤0.03g/cm�0�6

D.土样需风干后使用

答案:A、B、C

解析:环刀法用原状土,无需风干(任务2试验步骤)。

9.烘干法含水率测定的允许平行差值要求是()。

A.ω≤5%ω≤5%时,差值≤0.3%

B.5%<ω≤40%5%<ω≤40%时,差值≤1.0%

C.ω>40%ω>40%时,差值≤2.0%

D.任何情况差值≤1%

答案:A、B、C

解析:符合含水率平行测定允许差值(任务4表2-3-1)。

10.关于击实试验,正确的是()。

A.轻型击实分三层法或五层法

B.试样高出筒顶≤5mm(小筒)

C.曲线无明显峰值需补点

D.湿土法适用于高含水率土

答案:A、B、C、D

解析:均符合击实试验规范(任务11试验步骤及数据处理)。

11.关于土的三相图推导,正确的有()。

A.假设(Vs=1)cm�0�6可推导各指标

B.孔隙比(e=Vv/Vs)

C.饱和度(Sr=Vw/V)

D.干密度(ρd=ms/V)

答案:A、B、D

解析:

-A正确:典型案例中假设(Vs=1)cm�0�6(任务1典型案例)。

-B正确:孔隙比定义(任务1知识链接)。

-C错误:(Sr=Vw/Vv100%)。

-D正确:干密度公式(任务1表达式)。

12.酒精燃烧法的安全操作要求包括()。

A.用滴管注入酒精

B.燃烧时不得直接倒酒精

C.土样需过0.5mm筛

D.冷却后立即称量

答案:A、B、D

解析:

-A、B正确:防止意外(任务3试验步骤)。

-C错误:酒精燃烧法无需过筛(任务3适用范围)。

-D正确:第三次火焰熄灭后盖盖冷却称量(任务3试验步骤)。

13.液塑限联合测定法的数据处理中,若三点不在一直线上,应()。

A.通过高含水率点连两条直线

B.查下沉2mm处的两个含水率

C.若含水率差值<2%,取平均值

D.差值≥2%时重做试验

答案:A、B、C、D

解析:均符合规程要求(任务9图2-9-6及步骤)。

14.击实试验中“拉毛“层面的目的是()。

A.增加层间粘结

B.减少气泡

C.模拟现场分层压实

D.提高试验精度

答案:A、C

解析:

-“拉毛“使层间结合紧密,模拟实际分层压实(任务11试验步骤)。

-B、D未在文档中直接关联。

15.关于界限含水率的工程意义,正确的有()。

A.液限用于计算塑性指数

B.塑限划分可塑与半固态

C.缩限评价收缩变形

D.塑性指数是黏性土分类依据

答案:A、B、C、D

解析:

-A正确:(I_P=omega_L-omega_P)(任务8公式)。

-B正确:塑限是可塑与半固态界限(任务8图2-8-1)。

-C正确:缩限反映体积稳定(任务8知识链接)。

-D正确:(I_P)用于黏性土定名(任务8表2-8-2)。

三、判断题(20题)

1.饱和度(Sr=100%)时,含水率ω=100%。()

答案:错误

解析:饱和度反映孔隙充水程度,与含水率无直接等量关系(任务1三相图)。

2.烘干法是测定含水率的标准方法,适用于所有土类。()

答案:正确

解析:烘干法适用于各类土(任务4适用范围)。

3.塑性指数(IP)越大,土的黏粒含量越高。()

答案:正确

解析:(IP)反映黏性土吸附结合水的能力(任务8知识链接)。

4.相对密实度(Dr)可能出现(Dr>1)或(Dr<0)的情况。()

答案:错误

解析:(Dr)范围在0~1之间(任务8公式2-8-1)。

5.酒精燃烧法测定含水率时,可直接将酒精瓶倒入称量盒。()

答案:错误

解析:需用滴管加入,防止意外(任务3试验步骤)。

6.击实试验中,重型击实的压实功大于轻型击实。()

答案:正确

解析:重型击实功约为轻型4.5倍(任务11表2-11-1)。

7.孔隙率(n)与孔隙比(e)的关系为(n=e/(1+e))。()

答案:正确

解析:符合换算公式(任务1公式2-1-10)。

8.液限ωL是土从可塑状态转为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率。()

答案:正确

解析:液限定为流动状态与可塑状态的界限(任务8图2-8-1)。

9.灌砂法测定密度时,最大粒径需小于200mm。()

答案:错误

解析:灌砂法适用于粒径<75mm的土(任务1常用测定方法)。

10.环刀法测定密度后,剩余土样可用于含水率测定。()

答案:正确

解析:剩余土样用于含水率试验(任务2试验步骤)。

11.土的干密度越大,土越密实。()

答案:正确

解析:干密度直接反映土的密实程度(任务1干密度物理意义)。

12.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中,若三点不在一直线上需重做试验。()

答案:错误

解析:可连两条直线,若含水率差值<2%仍有效(任务9数据处理)。

13.砂土的密实度仅可通过孔隙比判定。()

答案:错误

解析:也可用标准贯入试验等原位方法(任务8知识链接)。

14.缩限ωs对应土体体积不再收缩的状态。()

答案:正确

解析:缩限是半固态下体积稳定的界限(任务8图2-8-1)。

15.浮密度ρ′=ρsat�6�1ρwρ′=ρsat�6�1ρw。()

答案:正确

解析:浮密度等于饱和密度减水的密度(任务1公式2-1-7)。

16.微波炉法测定含水率仅适用于现场快速测定。()

答案:正确

解析:微波炉法用于现场快速初步判定(任务3常用测定方法)。

17.击实曲线与饱和曲线无交点。()

答案:错误

解析:击实曲线在最佳含水率左侧与饱和曲线相交(任务11图2-11-4)。

18.塑性指数(IP>17)的土为黏土。()

答案:正确

解析:(IP>17)为黏土(任务8表2-8-2)。

19.标准贯入试验中,锤击数(N)是贯入30cm的锤击次数。()

答案:正确

解析:贯入深度30cm对应的锤击数(任务8知识链接)。

20.土的最佳含水率ωopωop对应最大干密度ρdmax。()

答案:正确

解析:击实曲线峰值点为ωop和ρdmax(任务11图2-11-4)。

21.环刀法测定密度时,需进行两次平行试验,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3g/cm�0�6。()

答案:正确

解析:环刀法要求平行差值≤0.03g/cm�0�6(任务2精度和允许差)。

22.土的液性指数(IL<0)时,土处于坚硬状态。()

答案:正确

解析:(IL<0)为坚硬状态(任务8表2-8-3)。

23.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中,100g锥测塑限时需查(hp-LP)关系图。()

答案:正确

解析:100g锥需通过关系曲线确定塑限(任务9数据处理)。

24.烘干法测定含水率时,含有机质超过5%的土应在60~70℃烘干。()

答案:正确

解析:有机质土需控制低温烘干(任务4试验步骤)。

25.击实试验中,轻型击实法的锤重为2.5kg,落高为30cm。()

答案:正确

解析:轻型击实锤重2.5kg,落高30cm(任务11图2-11-3)。

四、简答题(1题)

简述重型击实试验(五层法)的操作步骤。

答案:

1.选择击实仪,称试筒质量(m1);

2.击实筒内壁涂凡士林,筒底垫蜡纸;

3.分5次装入试样,每层约400-500g(小筒)或1700g(大筒);

4.每层整平后按击数击实(锤自由下落,锤迹均匀分布);

5.每层击实后“拉毛“层面,再装下一层;

6.击实后试样高度:小筒≤5mm,大筒≤6mm;

7.削平试样,称筒+土总质量(m2);

8.取中心土样测含水率。

解析:依据任务11试验步骤。

五、填空题(5题)

1.土的天然密度ρ=(表达式)。

答案:

考察点:基本物理性质指标定义(任务1公式2-1-1)。

2.液性指数(IL=)__________(表达式)。

答案:

考察点:黏性土状态指标计算(任务8公式2-8-3)。

3.酒精燃烧法测定含水率时,平行试验允许差值:ω>40%)时,差值≤%。

答案:2.0

考察点:含水率试验精度要求(任务3表2-3-1)。

4.标准贯入试验中,砂土密实度为“稍密“的锤击数范围是

答案:10<N≤15

考察点:砂土密实度分类(任务8表2-8-1)。

5.击实试验中,若试样含>40mm颗粒,需对和进行校正。

答案: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

考察点:击实试验数据校正条件(任务11公式2-11-2、2-11-3)。

模块三认识岩土基本现象一、单项选择题(10题)

1.下列地下水类型中,补给区与分布区不一致的是( )

A.上层滞水

B.潜水

C.承压水

D.毛细水

答案:C

解析:承压水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其补给区位于含水层出露处,而分布区在补给区下游,两者不一致(任务1-地下水基本类型)。

2.流砂现象多发生在哪种土层中?( )

A.粗砂

B.细砂或粉砂

C.黏土

D.砾石

答案:B

解析:细砂或粉砂颗粒均匀、孔隙小,易被地下水饱和后在动水压力下悬浮流动(任务2-渗透破坏类型)。

3.达西定律适用于下列哪种渗流状态?( )

A.层流

B.紊流

C.混流

D.所有状态

答案:A

解析:达西定律仅适用于层流渗流,如细砂、粉砂等(任务2-渗透定律)。

4.基坑突涌的直接原因是( )

A.潜水水位上升

B.承压水水头压力顶裂底板

C.毛细水上升

D.地表水渗入

答案:B

解析:当基坑开挖减小上覆隔水层厚度时,承压水水头压力冲破底板导致突涌(任务1-地下水对工程影响)。

5.毛细水上升高度最大的土类是( )

A.黏土

B.粉土

C.砂土

D.碎石土

答案:B

解析:粉土(0.05~0.005mm)毛细水上升高度可达200cm以上,因其细小孔隙利于毛细现象(任务3-毛细水上升特性)。

6.下列哪项不属于渗透破坏类型?( )

A.流砂

B.管涌

C.冻胀

D.潜蚀

答案:C

解析:冻胀由毛细水冻结引起,属于毛细性危害,非渗透破坏(任务2-渗透破坏vs任务3-冻胀)。

7.黏性土起始水力梯度(J�6�8)的物理意义是( )

A.渗透速度最大值

B.克服结合水抗剪强度所需的最小梯度

C.达西定律的修正系数

D.临界水力梯度

答案:B

解析:黏性土需额外水力梯度克服结合水粘滞性才能发生渗流(任务2-黏性土不透水性)。

8.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的水资源问题是( )

A.南方洪涝

B.北方地下水超采

C.全球水污染

D.土壤盐渍化

答案:B

解析:南水北调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补充地下水源(任务1-拓展思考)。

9.防治路基翻浆的关键措施是( )

A.增加行车荷载

B.提高路基或铺设隔离层

C.减少路面厚度

D.加速冻融循环

答案:B

解析:提高路基或隔离层可阻断毛细水上升,保持土基干燥(任务3-翻浆防治)。

10.渗透系数K的物理意义是( )

A.单位时间渗流量

B.水力梯度为1时的渗透速度

C.土孔隙大小

D.动水压力值

答案:B

解析:由达西定律(v=KJ),当(J=1)时(v=K)(任务2-渗透定律)。

二、判断题(10题)

1.承压水水质稳定且不易受污染。

答案:正确

解析:承压水受隔水层保护,受气候影响小,水质较好(任务1-地下水类型)。

2.流砂属于渐进性破坏,管涌属于突发性破坏。

答案:错误

解析:流砂是突发性破坏,管涌是渐进性破坏(任务2-渗透破坏)。

3.毛细水在黏土中上升速度比粉土快。

答案:错误

解析:黏土结合水膜阻滞毛细水上升,粉土上升速度更快(任务3-毛细水特性)。

4.达西定律适用于粗砂和砾石层的渗流计算。

答案:错误

解析:粗颗粒土中易形成紊流,不适用达西定律(任务2-渗透定律适用范围)。

5.翻浆现象只发生在春季融雪期。

答案:正确

解析:春融时土基上层解冻失去承载力,水分上涌导致翻浆(任务3-翻浆形成过程)。

6.潜水通过包气带接受大气降水补给。

答案:正确

解析:潜水位于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直接受地表水补给(任务1-地下水类型)。

7.渗透系数K值随土粒粒径增大而减小。

答案:错误

解析:土粒越粗、孔隙越大,K值越大(任务2-渗透系数表)。

8.毛细水带在潜水位较低时可能同时存在三个带。

答案:正确

解析:地下水位低时,毛细悬挂水带、网状水带和饱和带可共存(任务3-毛细水分布)。

9.黏性土可视为绝对不透水层。

答案:错误

解析:黏性土透水性低但非绝对不透水,需修正达西定律(任务2-黏性土不透水性)。

10.管涌防治可通过减小水力梯度实现。

答案:正确

解析:控制水力梯度低于临界值可防止管涌(任务2-防治措施)。

三、简答题(1题)

简述毛细水上升高度的影响因素及对工程的危害,并提出一种防治措施。

答案:

-影响因素:

1.土粒粒度:粉土>黏土>砂土(粉土孔隙细小且连续,上升高度最大)。

2.孔隙特征:孔隙越小,毛细作用越强。

3.矿物成分:亲水性矿物(如蒙脱石)阻滞毛细水上升。

4.温度与水的粘滞度:温度升高,粘滞度降低,毛细上升加快。

-工程危害:

1.路基冻胀翻浆(毛细水上升至冻结区形成冰晶)。

2.盐渍化(毛细水蒸发后盐分积累)。

3.地下室返潮(毛细水侵入墙体)。

-防治措施:

铺设隔离层(如沥青土或塑料薄膜),阻断毛细水上升路径(任务3-翻浆防治)。

模块四判定岩土力学性质一、单项选择题(31题)

1.计算地下水位以下砂土的自重应力时,应采用()。

A.饱和重度

B.浮重度

C.天然重度

D.干重度

答案:B

解析:地下水以下土体受浮力作用,自重应力计算需用浮重度(γ'=γ_sat-γ_w),对应任务一。

2.基底附加压力(p_0)的计算公式是()。

A.p0=p�6�1γd

Bp0=p+γd

C.p0=p/γd

D.p0=γd�6�1p

答案:A

解析:基底附加压力为基底压力减去基底处自重应力,对应任务二。

3.压缩系数α1�6�12的取值压力段是()。

A. 50-100 kPa

B. 100-200 kPa

C. 0.1-0.2 MPa

D. 0.2-0.4 MPa

答案:C

解析:规范规定α1�6�12取 p1=0.1 MPa、p2=0.2MPa对应的压缩系数,对应任务三。

4.固结试验中,每级荷载下变形稳定的标准是()。

A.1小时变形量≤0.01mm

B.24小时变形量≤0.1mm

C.变形速率恒定

D.沉降完成50%

答案:A

解析:稳定标准为最后1小时变形量不超过0.01mm,对应任务四。

5.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时,分层厚度通常取()。

A.0.4m

B.0.4倍基础宽度

C.天然土层厚度

D.1.0m

答案:B

解析:分层厚度一般取0.4b(b为基础宽度),对应任务五。

6.根据摩尔-库伦强度理论,土体剪切破坏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

A. 45�6�6

B. 45�6�6+�0�1/2

C. 45�6�6�6�1�0�1/2

D.�0�1

答案:B

解析:破坏角,对应任务六。

7.地下水位上升会导致土中自重应力()。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在砂土中增大

答案:B

解析:水位上升使浮重度减小,自重应力降低,对应任务一。

8.矩形基础偏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压力呈三角形分布的条件是()。

A.(e<b/6)

B.(e=b/6)

C.(e>b/6)

D.(e=0)

答案:B

解析:偏心距(e=b/6)时基底压力为三角形分布,对应任务二。

9.土的压缩模量Es与压缩系数α的关系是()。

A.Es∝α

B.Es∝1/α

C.Es=α

D.无关

答案:B

解析:Es=(1+e1)/α,二者成反比,对应任务三。

10.现场荷载试验测定土的变形模量E0时,承压板形状系数ω取0.79的是()。

A.方形板

B.圆形板

C.条形板

D.矩形板

答案:B

解析:圆形承压板0.79,方形为0.88,对应任务三。

11.规范法计算地基沉降时,沉降计算深度(Zn)的确定原则是()。

A.σz=0.2σc

B.Δsn≤0.025∑Δsi

C.zn=2b

D.基岩面

答案:B

解析:规范要求向上取厚度ΔzΔz的沉降量满足Δsn≤0.025∑Δsi,对应任务五。

12.土体剪切破坏时,破裂面发生在()。

A.最大剪应力面

B.最小主应力面

C.与大主应力面成45+�0�1/2的平面

D.任意平面

答案:C

解析:破坏面与大主应力面夹角为45�6�6+�0�1/2,对应任务六。

13.固结试验中,试样初始孔隙比 e0e0的计算公式是()。

A.e0=ρ0Gsρw(1+ω0)�6�11

B.e0=Gsρwρ0�6�11

C.e0=VsVv

De0=Srω0Gs

答案:A

解析:由土粒比重、含水率、密度推导孔隙比,对应任务四。

14.相邻基础对地基附加应力的影响属于()。

A.空间问题

B.平面应变问题

C.轴对称问题

D.局部影响

答案:A

解析:需用角点法叠加计算,属空间问题,对应任务二。

15.土的压缩指数(Cc)用于评价压缩性时,高压缩性土的标准是()。

A.Cc<0.2Cc<0.2

B. 0.2≤Cc≤0.40.2≤Cc≤0.4

C. Cc>0.4Cc>0.4

D. Cc>0.6Cc>0.6

答案:C

解析:Cc>0.4Cc>0.4为高压缩性土,对应任务三。。

16.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摩尔应力圆与抗剪强度线的关系是()。

A.相离

B.相切

C.相割

D.重合

答案:B

解析:相切表示剪应力等于抗剪强度,对应任务六。

17.不透水层处自重应力计算时,上覆土层采用()。

A.天然重度

B.饱和重度

C.浮重度

D.土水总重

答案:D

解析:不透水层无浮力,自重应力=上覆土水总重,对应任务一。

18.土的抗剪强度指标c、�0�1可通过()试验测定。

A.固结试验

B.直剪试验

C.颗粒分析

D.渗透试验

答案:B

解析:直剪试验可测定,对应任务六。

19.规范法中,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s的取值依据是()。

A.压缩模量当量值Es

B.基础埋深

C.土的重度

D.地下水位

答案:A

解析:ψs由Es和基底附加压力查表确定,对应任务五。

20.地基沉降计算时,软土层的压缩层下限取σz=()σc

A.0.1

B.0.2

C.0.3

D.0.5

答案:A

解析:软土需满足,对应任务五。

21.某桥墩地基为密实碎石土,采用规范法确定地基承载力时,宽度修正系数k�6�9的取值依据是()。

A.基础埋深

B.基底持力层土类别

C.地下水位

D.基础形状

答案:B

解析: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宽度修正系数k�6�9根据基底持力层土的类别确定(任务7表4-7-8)。

22.直接剪切试验中,适用于挖方边坡且施工期无排水固结的试验方法是()。

A.慢剪试验

B.固结快剪试验

C.快剪试验

D.不排水剪

答案:C

解析:快剪试验在施加垂直压力后立即剪切,模拟无排水条件(任务8知识链接)。

23.按朗肯土压力理论,当墙后填土达到主动极限平衡时,滑动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

A.45°

B.45°+φ/2

C.45°-φ/2

D.φ/2

答案:C

解析:朗肯理论中,主动状态滑动面与大主应力面(竖直面)夹角为45°-φ/2(任务9图4-9-6)。

24.无粘性土坡稳定安全系数K的计算公式为()。

A. K=tanφ/tanβ

B. K=γH/c

C. K=∑(c�5�6l�5�6+ N�5�6tanφ�5�6)/∑T�5�6

D. K=τf/τ

答案:A

解析:无粘性土坡稳定安全系数K=tanφ/tanβ,其中φ为内摩擦角,β为坡角(任务10公式4-10-2)

25.地基临界荷载p1/4对应的塑性区最大深度为()。

A.b/3

B.b/4

C.b/2

D.b/5

答案:B

解析:临界荷载p1/4表示塑性区最大开展深度为b/4(b为基础宽度)(任务7公式4-7-4)

26.某场地表层为4m厚的粉质粘土,天然重度γ=18KN/m3,其下为饱和重度γsat=19 KN/m3的很厚的粘土层,地下水位在地表下4m处,经计算地表以下2m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为()。 D

A.72kPa B 38kPa C.16kPa D.36 kPa

27.对同一个基础,下列荷载中数值最小的是()。B

A.极限荷载

B.临塑荷载

C.临界荷载

D.临界荷载

28.图示长方形基础上作用一竖向偏心荷载

,为保证基底的最大压应力小于150kPa,则其另一边的宽度至少应大于 m。D

A. 1.85 B. 2.10 C. 2.26 D. 2.48

29.挡土墙后面的填土为中砂,其内摩擦角为28o,墙背铅垂,土面水平,则按朗肯土压理论,主动土压力时,土中破坏面与墙背面的夹角为()。B A. 0 B. 31o C. 45o D. 59o

30.某土层压缩系数为0.5MPa-1,天然孔隙比为0.8,土层厚1m,已知该土层受到的平均附加应力

=60kPa,该土层的沉降量为()。A A.16.7mm B.12mm C.48mm D.30mm

31.静止土压力沿墙高H为()形状分布。B

A.矩形

B.三角形

C.梯形

D.倒梯形

二、多项选择题(13题)

1.土中附加应力的分布特点包括()。

A.沿深度递减

B.水平面上均匀分布

C.基底中心线下最大

D.与土的性质无关

答案:A、C

解析:附加应力随深度增加而减小,沿中心线最大,对应任务二。

2.影响基底压力分布的因素有()。

A.基础刚度

B.荷载大小

C.地基土性质

D.基础埋深

答案:A、B、C、D

解析:柔性/刚性基础、荷载、土质、埋深均影响分布,对应任务二。

3.土的压缩性指标包括()。

A.压缩系数B.压缩指数C.压缩模量D.变形模量

答案:A、B、C、D

解析:四个指标均用于评价压缩性,对应任务三。

4.固结试验的适用范围是()。

A.饱和细粒土

B.非饱和土

C.砂土

D.碎石土

答案:A、B

解析:适用于饱和细粒土,仅压缩试验可用于非饱和土,对应任务四。

5.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降的基本假定包括()。

A.无侧向变形

B.基底附加应力中心计算

C.分层内应力线性分布

D.只计算压缩层范围

答案:A、B、D

解析:分层总和法假定无侧胀、中心应力、忽略深层变形,对应任务五。

6.摩尔-库伦强度理论中,土体破坏的判别方法有()。

A.σ1≤σ1f

B.σ3≥σ3f

C.τ=τf

D.τ<τf

答案:A、B

解析:可通过比较实际主应力与极限值判断,对应任务六。

7.地下水升降对自重应力的影响正确的是()。

A.水位下降使自重应力增大

B.水位上升使自重应力减小

C.水位变化对砂土无影响

D.水位上升可能引起湿陷

答案:A、B、D

解析:水位下降增加自重应力,上升减少并可能引发湿陷,对应任务一。

8.规范法相比分层总和法的改进包括()。

A.引入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B.规定沉降计算深度新标准

C.增加经验修正系数

D.考虑侧向变形

答案:A、B、C

解析:规范法优化了应力计算、深度标准和经验修正,对应任务五。

9.土体剪切破坏的工程问题包括()。

A.土坡失稳

B.挡土墙倾覆

C.地基承载力不足

D.基坑坍塌

答案:A、B、C、D

解析:抗剪强度不足导致四类工程问题,对应任务六。

10.固结试验步骤包括()。

A.分级加载

B.测变形量

C.绘制e-p曲线

D.计算压缩模量

答案:A、B、C、D

解析:加载、测量、绘图、计算指标为完整流程,对应任务四。

11.影响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因素包括()。

A.地基土性质

B.基础埋深

C.基础形状

D.地下水位

答案:A、B、C、D

解析:地基极限承载力受土的性质、基础埋深、宽度、形状及地下水共同影响(任务7知识链接)。

12.土坡失稳的内部因素包括()。

A.土质类型

B.持续降雨

C.土层结构

D.坡脚开挖

答案:A、C

解析:内部因素主要指土质、土层结构和斜坡外形;外部因素包括降水、振动和人为活动(任务10知识链接)。

13.库伦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定包括()。

A.墙背竖直

B.填土面水平

C.滑动面为平面

D.墙背光滑

答案:B、C

解析:库伦理论假设填土面倾斜、滑动面为平面,未要求墙背竖直或光滑(任务9知识链接)。

三、判断题(23题)

1.自重应力在均质土层中呈直线分布。()

答案:�7�7

解析:均质土中自重应力随深度线性增加,对应任务一。

2.基底附加压力越大,地基沉降量越小。()

答案:�7�1

解析:附加压力越大,沉降越大,对应任务二。

3.压缩系数α1�6�12>0.5MPa�6�11的土为高压缩性土。()

答案:�7�7

解析:规范划分标准,对应任务三。

4.固结试验中,试样饱和时需抽气饱和。()

答案:�7�7

解析:饱和试样需抽气处理,对应任务四。

5.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降时,压缩层深度取σz=0.1σc处。()

答案:�7�1

解析:一般取σz=0.2σc,软土取0.1,对应任务五。

6.土的内摩擦角(phi)取决于土粒间的咬合作用。()

答案:�7�7

解析:砂土(phi)由颗粒摩擦和咬合决定,对应任务六。

7.地下水对黏土自重应力的影响大于砂土。()

答案:�7�7

解析:黏土渗透性低,水位变化影响更显著,对应任务一。

8.角点法可计算矩形基础任意点的附加应力。()

答案:�7�7

解析:通过划分矩形叠加计算,对应任务二。

9.压缩模量(Es)是土在无侧限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比值。()

答案:�7�1

解析:(Es)是侧限条件下指标,(E0)是无侧限指标,对应任务三。

10.现场荷载试验的承压板面积通常为0.25~1.0m�0�5。()

答案:�7�7

解析:规范要求承压板面积范围,对应任务三。

11.土的变形模量(E0)大于压缩模量(Es)。()

答案:�7�1

解析:理论关系(E0<Es),对应任务三。

12.规范法中,沉降计算深度(zn)与基础宽度无关。()

答案:�7�1

解析:简化公式(zn=b(2.5-0.4lnb)),与宽度相关,对应任务五。

13.库伦定律中,砂土的抗剪强度仅由内摩擦力组成。()

答案:�7�7

解析:砂土(c=0),对应任务六。

14.土中一点应力摩尔圆与强度线相割时,该点已破坏。()

答案:�7�7

解析:相割表示部分平面剪应力超过抗剪强度,对应任务六。

15.固结试验快速法以主固结完成作为稳定标准。()

答案:�7�7

解析:渗透系数大的土允许快速法,对应任务四。

16.相邻基础荷载会减小地基附加应力。()

答案:�7�1

解析:相邻荷载引起附加应力叠加,可能增大沉降,对应任务二。

17.土的压缩变形主要是土颗粒自身压缩导致的。()

答案:�7�1

解析:压缩主要因孔隙体积减小,颗粒压缩可忽略,对应任务三。

18.挡土墙主动土压力计算需用抗剪强度指标。()

答案:�7�7

解析:库伦土压力理论基于抗剪强度,对应任务六。

19.分层总和法适用于计算基础倾斜沉降。()

答案:�7�7

解析:可通过计算角点沉降差值求倾斜,对应任务五。

20.土的抗剪强度随法向应力增大而增大。()

答案:�7�7

解析:库伦定律(tau_fproptosigma),对应任务六。

21.静止土压力是挡土墙不发生位移时的土压力,其值介于主动与被动土压力之间。()

答案:�7�7

解析:主动土压力Ea<静止土压力E�6�8<被动土压力E_p(任务9图4-9-4)。

22.直接剪切试验中,快剪试验适用于施工期允许排水固结的土体。()

答案:×

解析:快剪试验用于无排水条件(如挖方边坡),慢剪试验才适用于允许排水的情况(任务8知识链接)。

23.条分法计算土坡稳定时,假设土条两侧作用力的合力相互抵消。()

答案:�7�7

解析:条分法假定土条间作用力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任务10知识链接)。

四、填空题(2题)

1.固结试验稳定标准是最后1小时变形量不超过(0.01mm)。

对应任务四。

2..在大主应力(σ1)不变的情况下,当作用于土体上的小主应力(σ 3实际)小于极限状态下的小应力(σ3f)时,土体处于状态。破坏

五、简答题(1题)

问题:比较分层总和法与规范法计算地基沉降量的异同点。

答案要点:

1.相同点:

均基于侧限压缩理论;

采用分层叠加原理;

需确定压缩层深度。

2.不同点:

对应任务五。

模块五岩土工程问题防治一、单项选择题(20题)

1.软土的孔隙比一般大于()。

A.0.5

B.1.0

C.1.5

D.2.0

答案:B

解析:软土孔隙比通常大于1.0(任务一知识链接)。

2.湿陷性黄土的湿陷起始压力是指()。

A.天然状态下土的自重压力

B.浸水后产生湿陷的最小压力

C.土体完全饱和时的压力

D.湿陷变形稳定的压力

答案:B

解析:湿陷起始压力是黄土浸水后产生突然下沉的最小压力(任务二知识链接)。

3.膨胀土遇水膨胀的主要原因是含有大量()。

A.蒙脱石

B.高岭石

C.石英

D.长石

答案:A

解析:蒙脱石吸水后强烈膨胀(任务三知识链接)。

4.多年冻土是指冻结状态持续()以上的土。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答案:C

解析:多年冻土冻结状态持续≥3年(任务四知识链接)。

5.盐渍土中溶解度最大且吸湿性最强的是()。

A.氯盐渍土

B.硫酸盐渍土

C.碳酸盐渍土

D.亚硫酸盐渍土

答案:A

解析:氯盐渍土溶解度及吸湿性最大(任务五知识链接)。

6.岩溶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A.可溶性岩石

B.丰富的地下水

C.高温气候

D.构造裂隙

答案:A

解析:可溶性岩石是岩溶发育的必要条件(任务六知识链接)。

7.下列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中,通过加速排水固结的是()。

A.换填法

B.砂井排水法

C.抛石挤淤法

D.化学加固法

答案:B

解析:砂井作为排水通道加快软土固结(任务一表5-1-1)。

8.强膨胀土直接用于路堤填筑时,易导致()。

A.路基沉陷

B.边坡溜塌

C.路面翻浆

D.盐胀变形

答案:B

解析:膨胀土遇水崩解引发边坡溜塌(任务三知识链接)。

9.季节性冻胀丘夏季消失的原因是()。

A.地下水冻结

B.温度升高盐晶溶解

C.降雨冲刷

D.植被覆盖

答案:B

解析:温度升高导致盐晶脱水体积缩小(任务四图5-4-1)。

10.岩溶地区隧道施工中,突水突泥事故多因破坏()。

A.地表植被

B.地下暗河

C.岩石节理

D.覆盖土层

答案:B

解析:暗河是岩溶区地下水主要通道(任务六知识链接)。

11.硫酸盐渍土对公路的主要危害是()。

A.溶陷

B.盐胀

C.腐蚀

D.液化

答案:B

解析:硫酸钠结晶吸水后体积膨胀导致路面隆起(任务五知识链接)。

12.黄土的自重湿陷性评价依据是()。

A.孔隙比

B.湿陷系数

C.压缩模量

D.天然含水量

答案:B

解析:湿陷系数反映黄土浸水后的附加下沉量(任务二知识链接)。

13.青藏铁路热棒的工作原理是()。

A.加热地基

B.单向导热降低地温

C.注入化学浆液

D.增加土层密度

答案:B

解析:热棒通过液态氨汽化-冷凝循环散发热量(任务四巩固练习)。

14.岩溶地区选线应优先避开()。

A.难溶岩分布区

B.土层覆盖较厚地段

C.断裂破碎带

D.平缓山坡

答案:C

解析:断裂带岩溶发育强烈(任务六选线原则)。

15.膨胀土掺灰处理的最佳掺灰剂是()。

A.水泥

B.石灰

C.粉煤灰

D.石膏

答案:B

解析:石灰可有效抑制膨胀土胀缩性(任务三防治措施)。

16.盐渍土地基设置砾石隔断层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承载力

B.阻断毛细水上升

C.加速排水

D.减少溶陷

答案:B

解析:隔断层阻止水分携盐进入路基(任务五防治措施)。

17.多年冻土区路基保温层常用材料是()。

A.黏土

B.草皮或泡沫塑料

C.砂砾

D.混凝土

答案:B

解析:草皮/泡沫塑料可减少热量传递(任务四图5-4-8)。

18.岩溶洞穴顶板坍塌的防治措施是()。

A.爆破清除

B.注浆加固

C.疏导暗河

D.植被覆盖

答案:B

解析:注浆填充洞穴提高稳定性(任务六整治措施)。

19.软土触变性是指振动后()。

A.强度恢复

B.强度瞬时降低

C.孔隙比增大

D.压缩性减小

答案:B

解析:振动破坏土颗粒连结导致强度骤降(任务一工程性质)。

20.“万丈盐桥”的工程隐患主要是()。

A.溶蚀塌陷

B.盐胀变形

C.冻融循环

D.腐蚀桥墩

答案:B

解析:盐渍土反复胀缩引发路面不平(任务五“想一想”)。

二、多项选择题(10题)

1.软土的工程特性包括()。

A.高压缩性

B.透水性大

C.抗剪强度低

D.流变性显著

答案:A、C、D

解析:软土透水性差(k<10�6�3�6�8cm/s),其余正确(任务一)。

2.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有()。

A.预浸水法

B.强夯法

C.挤密桩法

D.换填垫层

答案:A、B、C、D

解析:所有选项均为有效方法(任务二表5-2-3)。

3.膨胀土病害防治的关键措施是()。

A.截排水

B.掺石灰改性

C.设置土工布包边

D.预浸水

答案:A、B、C

解析:预浸水法不适用于膨胀土(任务三防治措施)。

4.冻土地区公路主要病害包括()。

A.融沉

B.冻胀

C.冰丘

D.盐渍化

答案:A、B、C

解析:盐渍化属于盐渍土地基问题(任务四知识链接)。

5.盐渍土对公路的危害表现为()。

A.盐胀导致路面隆起

B.溶陷引起路基下沉

C.腐蚀桥涵结构

D.翻浆

答案:A、B、C、D

解析:所有选项均为典型病害(任务五知识链接)。

6.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包括()。

A.可溶性岩石

B.岩石透水性

C.有溶解能力的水

D.高温气候

答案:A、B、C

解析:气候是影响因素,非必要条件(任务六知识链接)。

7.软土地基加固中,“水平排水”措施有()。

A.砂垫层

B.土工织物

C.砂井

D.塑料排水板

答案:A、B

解析:砂垫层、土工织物用于浅层排水;砂井/排水板属竖向排水(任务一表5-1-1)。

8.岩溶地基整治的“跨越”措施适用于()。

A.大型干溶洞

B.暗河通道

C.浅层土洞

D.裂隙带

答案:A、B

解析:构造物跨越深大溶洞或暗河(任务六整治措施)。

9.盐渍土地基提高路基法适用条件()。

A.弱盐渍土

B.地下水位高

C.硫酸盐渍土

D.排水不良地段

答案:A、B、D

解析:硫酸盐渍土不适用此法(任务五技能训练提示)。

10.黄土的特征包括()。

A.垂直节理发育

B.含钙质结核

C.天然边坡稳定

D.遇水湿陷

答案:A、B、D

解析:黄土边坡易剥落坍塌(任务二表5-2-1)。

三、判断题(20题)

1.软土的渗透系数一般大于10�6�3�0�6cm/s。

答案:错误

解析:软土渗透系数k<10�6�3�6�8cm/s(任务一)。

2.老黄土(Q�6�0)的湿陷性通常比新黄土(Q�6�1)更显著。

答案:错误

解析:老黄土压缩性低,湿陷性较弱(任务二)。

3.膨胀土改性掺灰的最佳配比要求胀缩总率接近零。

答案:正确

解析:掺灰后胀缩总率趋近零最佳(任务三)。

4.季节性冻土每年冬季冻结、夏季融化。

答案:正确

解析:定义符合任务四描述。

5.氯盐渍土可作为路基填料,但需控制含盐量。

答案:正确

解析:干旱地区可用超氯盐渍土(任务五)。

6.岩溶区隧道应平行暗河布置以利排水。

答案:错误

解析:应避开或垂直暗河(任务六选线原则)。

7.砂井排水法适用于软土层厚度小于5m的路堤。

答案:错误

解析:适用于软土层>5m(任务一表5-1-1)。

8.黄土陷穴的形成仅与地下水潜蚀作用有关。

答案:错误

解析:湿陷和潜蚀共同作用(任务二知识链接)。

9.热棒通过制冷剂循环降低冻土地温。

答案:正确

解析:任务四案例分析题原理。

10.盐渍土中硫酸钠含量>1%时需考虑盐胀作用。

答案:正确

解析:硫酸盐渍土盐胀性强(任务五单选题8解析)。

11.岩溶区覆盖土层较厚地段不易发生地面塌陷。

答案:错误

解析:需警惕土层中土洞发育(任务六选线原则)。

12.抛石挤淤法适用于石料丰富区的浅层软土处理。

答案:正确

解析:处理深度≤3m(任务一表5-1-1)。

13.膨胀土裂隙发育是区别于其他土的典型特征。

答案:正确

解析:任务三知识链接明确提及。

14.多年冻土区路堤高度越低热稳定性越好。

答案:错误

解析:低路堤吸热更易导致融沉(任务四)。

15.盐渍土翻浆主要发生在黏性盐渍土路段。

答案:正确

解析:黏性土渗透性差易形成包浆(任务五)。

16.岩溶水垂直循环带以水平流动为主。

答案:错误

解析:垂直循环带水流以竖向下渗为主(任务六)。

17.换填法可用于处理深度超过3m的湿陷性黄土。

答案:错误

解析:换填适用于1-3m浅层处理(任务二表5-2-3)。

18.土工织物通过加筋作用提高软土路堤稳定性。

答案:正确

解析:任务一表5-1-1中“土工织物加固”要点。

19.预浸水法通过充分湿陷消除黄土全部孔隙。

答案:错误

解析:浅层黄土可能仍具外荷湿陷性(任务二表5-2-3)。

20.“以柔治胀”指用柔性材料抑制膨胀土变形。

答案:正确

解析:任务三“想一想”郑健龙院士技术理念。

四、填空题(5题)

1.软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范围为10~40kPa。

(任务一工程性质)

2.当黄土天然孔隙比>1.5时称为淤泥。

(任务一软土定义)

3.盐渍土中易溶盐平均含量>0.3%可定义为盐渍土。

(任务五概述)

4.岩溶地貌的地下形态主要包括溶洞、暗河和地下湖。

(任务六表5-6-2)

5.冻土病害防治中,“保温层”常用材料有草皮或泡沫塑料。

(任务四图5-4-8)

最新小说: 篮球大联盟 开局小破屋,我靠种地征服诡界 深蓝:虬海霸主 全班穿越到明日方舟 Minecraft指令手册 网游之神游弓手 冥卡世界 你们管这叫游戏 超时空teacher之寻石战纪 奥拉星:黯星的入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