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戎的猛攻在三日后抵达顶峰。
天刚蒙蒙亮,雁门关外就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号角声,黑压压的狄戎骑兵如同涨潮的黑海,踏着未消的晨霜向城墙压来。他们的战马喷着白气,马蹄踏碎冻土的声响汇成沉闷的惊雷,连城墙砖缝里的冰碴都在簌簌发抖。
“放箭!”城墙上的周毅声嘶力竭地呐喊,可他的声音很快就被敌军的咆哮吞没。
箭雨如蝗般掠过天空,却只在狄戎骑兵的洪流中激起零星涟漪。那些蛮族士兵身披粗糙的兽皮甲,举着厚重的木盾,竟硬生生扛住了首轮箭击。更令人心惊的是,队伍中夹杂着数十辆蒙着铁皮的冲车,车轮碾过冻土时火星四溅,显然是冲着城门来的。
“殿下,这样下去撑不了半日!”周毅脸色惨白地看向身旁的萧景珩,“狄戎这次的攻势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凶,他们的阵型……像是有高人指点过!”
萧景珩紧握着腰间的佩剑,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能感觉到城墙上的士兵正在发抖,昨日刚被激起的士气正被敌军的凶悍一点点碾碎。龙气在丹田中蠢蠢欲动,却被他强行按捺——此刻还不到动用底牌的时候。
“清澜呢?”他沉声问道。
“沈姑娘在城楼下的望楼里,说是要推演战局。”
萧景珩望向城楼下方那座孤零零的望楼,窗纸上映着一道清瘦的身影。自昨夜得知狄戎增兵的消息后,沈清澜就把自己关在了那里,桌上铺满了北境的舆图和近期的军情简报。
望楼内,沈清澜正对着舆图凝神沉思。烛火在寒风中摇曳,将她的影子投在墙壁上,忽明忽暗。她的指尖划过雁门关外的地形——西侧是陡峭的狼牙山,东侧是一片开阔的河谷,而敌军此刻主攻的正是东侧的城门。
“他们在利用地形优势。”沈清澜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明悟。狄戎骑兵擅长平原作战,东侧河谷恰好给了他们施展的空间,而冲车主攻城门,显然是算准了这里的防御相对薄弱。
“单纯防守只会被动挨打。”她拿起笔,在舆图上圈出几个点,“必须打乱他们的节奏。”
这时,萧景珩推门而入:“清澜,可有对策?”
沈清澜抬头看向他,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有。但需要殿下配合。”
她指着舆图解释道:“狄戎虽猛,却有两个致命弱点。一是粮草补给线过长,二是骄横轻敌。我们可以先示敌以弱,故意让东门的防御看起来更加脆弱,引诱他们主力聚集于此。等到入夜,再派一支精锐小队从西侧狼牙山的密道出去,绕到敌军后方,烧掉他们的粮草。”
萧景珩看着舆图上的标记,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此计甚妙。但狼牙山密道年久失修,且夜间行动风险极大。”
“所以需要用些手段。”沈清澜微微一笑,“我可以用敛息术辅助小队潜行,再让他们带上特制的引火之物,保证一击得手。”
“好。”萧景珩当机立断,“我这就去挑选人手,你负责准备所需之物。”
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已有默契。
接下来的几个时辰,雁门关内一片忙碌。沈清澜不仅要准备夜袭所需的物品,还要处理更为棘手的后勤问题。
她首先重新制定了粮草调配制度,将城内的粮草按作战部队、守城士兵、伤兵营和百姓分类,实行定量分配,优先保障前线。同时,她让人将粮仓改造成通风干燥的结构,防止粮草霉变,并安排专人负责登记出入,杜绝克扣现象。
在伤兵营,沈清澜的改革更加彻底。她让人将伤兵营分成轻伤区、重伤区和隔离区,不同区域的伤员由专门的医官和护士负责。她还亲自示范如何用烈酒消毒器械,如何用煮沸过的布条包扎伤口,并强调要勤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
“沈姑娘,这烈酒用来消毒是不是太浪费了?”有医官忍不住问道。
沈清澜摇摇头,语气坚定:“士兵的性命比什么都重要。干净的伤口不容易发炎,能让他们更快恢复,重新上战场。这不是浪费,是最划算的投资。”
医官们将信将疑,但看到沈清澜亲自为伤员清洗伤口,动作轻柔而专业,他们也渐渐放下了疑虑,开始按照她的要求去做。
傍晚时分,狄戎的攻势暂时停歇。城墙上的士兵们累得瘫坐在地上,个个面带疲惫。沈清澜登上城墙,看到不少士兵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知道如果不及时安抚,恐怕不等敌军攻破城门,士气就先崩溃了。
她深吸一口气,调动体内的灵力,轻声念起了清心咒。
一股柔和的灵力随着她的声音扩散开来,如同春日细雨,缓缓渗入士兵们的心田。原本烦躁不安的士兵们渐渐平静下来,恐惧的眼神中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
“弟兄们,”沈清澜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狄戎虽然凶悍,但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也会累,也会怕。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守住这座城,胜利就一定属于我们!”
士兵们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位看似柔弱却充满力量的女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有人喊道:“沈姑娘说得对,我们不能怕!”
“对,跟他们拼了!”
士气渐渐回升,城墙上的气氛重新变得热烈起来。萧景珩站在不远处,看着沈清澜的身影,眼中充满了温柔和骄傲。
夜幕降临,月黑风高。一支由五十名精锐士兵组成的小队悄悄集结在西侧城墙下,他们个个身着黑衣,背负弓箭和火折子,眼神锐利如鹰。
沈清澜走到小队首领面前,将一个布包递给她:“这里面是特制的引火粉,遇风即燃,威力极大。你们一定要小心,得手后立刻撤退,不要恋战。”
“请沈姑娘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小队首领郑重地接过布包,单膝跪地。
沈清澜伸出手,轻轻按在他的头顶,口中念念有词。一道微弱的白光从她指尖闪过,融入小队首领的体内。
“这是敛息术,能隐藏你们的气息,让敌人难以察觉。但效力只有一个时辰,你们一定要把握好时间。”
“多谢沈姑娘!”小队首领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坚定。
随着萧景珩一声令下,小队成员迅速从狼牙山密道潜入黑暗之中。沈清澜站在城墙上,望着他们消失的方向,心中默默祈祷。
时间一点点过去,每一刻都如同煎熬。城墙上的士兵们屏息凝神,等待着消息。
终于,在半个时辰后,远处传来一阵火光,紧接着是隐约的爆炸声和喊杀声。
“成了!”城墙上爆发出一阵欢呼。
萧景珩看着远处的火光,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清澜,你立大功了。”
沈清澜却轻轻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疲惫:“还没结束。狄戎虽然粮草被烧,但主力未损,明天的战斗只会更加激烈。”
萧景珩握住她的手,感受着她指尖的微凉,轻声道:“不管有多难,我都会陪在你身边。”
沈清澜抬头看向他,眼中闪过一丝感动:“嗯。”
就在这时,远处的狄戎军营中传来一阵骚动,显然是受到了粮草被烧的影响。但很快,骚动就平息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狂暴的呐喊声。
沈清澜眉头微蹙:“看来狄戎的指挥官不简单,竟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稳住军心。”
萧景珩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明天,怕是一场硬仗。”
夜色渐深,雁门关内的士兵们抓紧时间休息,养精蓄锐。沈清澜却没有丝毫睡意,她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她坐在灯下,继续研究着舆图,思考着明天的对策。
忽然,她感到一阵头晕目眩,体内的灵力几乎耗尽。她苦笑一声,看来仙法的消耗果然不是常人能承受的。她拿出一枚灵石,放在手中,慢慢吸收着其中的灵气,补充着消耗。
就在她沉浸在修炼中时,窗外闪过一道黑影,悄然消失在夜色中。沈清澜心中一动,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警惕。
她知道,这场战争,恐怕比她想象的还要复杂。而她的仙法,或许已经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