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的活动,从来不会让同学们失望。教室中,同学们围坐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兴奋与好奇。老师拿出写有谜语的纸条,开始念道:“大口套小口,回口上有个口,女天上有个口,树上有个口,呆上看十个口,古下看八个口,树下有个口,姓门里有个口,问一家十一口,吉天下有个口,吞一千张口,舌一口分两家,一人一口合。”同学们纷纷低下头,皱眉思考,有的咬着笔头,有的用手托着下巴,教室里一片寂静,只有偶尔的小声讨论。
突然,一个同学眼睛一亮,举起手来大声说道:“我知道了,第一个是回字!”老师微笑着点头,同学们顿时发出一阵惊叹。接着,又有同学陆续猜出其他的谜底,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成就感。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谜语的巧妙之处,气氛十分热烈,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停止了,只有同学们对猜谜语的热情在不断高涨
当“古下看八个口”的谜底“只”字被点破,教室里像炸开了一锅刚出炉的爆米花。欢呼声、掌声、桌子被拍得砰砰响,胜利的喧闹几乎要掀翻屋顶。李老师含笑的目光在每一张滚烫的小脸上流淌,如同暖风拂过跃动的火苗。她指尖轻点下一张谜题,喧闹瞬间被抽空,空气里只留下屏息凝神的紧绷感,所有目光都凝在那张薄薄的纸条上:“舌一口分两家。”
时间在笔尖的沙沙声与紧蹙的眉峰间艰难爬行。方才的得意仿佛被这七个字吸干了,教室里只剩下啃咬笔杆的细微声响和绞尽脑汁的焦灼气息。“‘舌’字拆开……不就是‘千’和‘口’吗?‘分两家’……”那声音轻得像一片羽毛飘落,却在李小婧耳边炸开一道无声的惊雷。“舌字拆开是千和口!”她像被点着的炮仗,猛地从座位上弹起,声音响亮地撞在教室四壁。这声音仿佛一道指令,瞬间激活了凝固的空气。同学们纷纷低头,在各自的纸上拆解、组合——“千”和“口”,可不正是“舌”字么?“分两家”——拆开了!刚才还坚不可摧的堡垒,轰然倒塌。
李老师眼中的笑意如湖面涟漪般漾开,欣慰地点头:“非常棒!解开了关键一步。”她声音温和,目光却像拥有魔力,轻轻拂过李小婧微红的脸颊。老师并未点破,只是微笑加深,那笑容里盛满了无声的鼓励。
窗外的阳光正悄然西斜,将教室染成一片温暖的金橘色。李老师轻轻将那些承载过无数智慧碰撞的谜语纸条收拢,叠好,放回她的抽屉深处。那动作带着一种郑重的温柔,仿佛收藏起一整片夏日午后澄澈的光阴。李小婧安静地坐着,唇边那抹未曾消散的浅浅笑意,像一粒落入心湖的石子,漾开了一圈圈细密而柔韧的涟漪。
放学铃终于敲响,孩子们欢快的喧嚷汇成溪流涌出教室。很久,教室里重归宁静,只有金色的夕晖在空桌椅间无声流淌。李老师抽屉里那一叠谜语纸静静躺着,如同沉入水底的宝藏,默默等待着明日被重新打捞起的时刻。窗外,树叶在晚风中发出轻柔的沙沙声,宛如无数细小的口唇在低语,复述着方才的秘密,也悄悄预言着明天那些尚未揭晓的谜底——这小小的方寸之地,已然成了所有好奇与勇气的源头,正无声酝酿着下一次智慧的欢聚。